|
內容簡介: |
凯利关于焦虑的观点:个人建构理论、贝克提出的焦虑信息处理的认知模式、认知图式和焦虑、焦虑的无意识过程和有意识过程、焦虑的信息加工方式等。
|
目錄:
|
引言
第一章 焦虑的认知模式
1.焦虑的定义:焦虑与恐惧的区别
1.1 焦虑与主体对环境的感知能力
1.2 焦虑与恐惧:相似点和不同点
2.埃森克的观点
3.格莱的观点
4.拉扎勒斯对焦虑和恐惧的观点
5.鲍尔提出的焦虑模式:方式和记忆
5.1 一个具体的例子
5.2 新信息的一体化
5.3 图式的作用
5.4 记忆中的模式
6.凯利关于焦虑的观点:个人建构理论
7.贝克提出的焦虑信息处理的认知模式
7.1 认知图式和焦虑
7.2 焦虑的无意识过程和有意识过程
7.3 焦虑的信息加工方式
8.拉赫曼提出的焦虑模式1998年:有选择性的注意和过度警惕
9.从正常焦虑到病理性焦虑
9.1 焦虑和“感觉控制
9.2 早期经验的重要性
9.3 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9.4 焦虑的扩散
9.5 焦虑症患者运用的应对策略
9.6 焦虑性障碍的病因中应对能力的作用
10.结论
第二章 焦虑的模式和焦虑性障碍
1.带有或没有广场恐怖症的恐惧性障碍
1.1 恐惧的发作
1.2 恐惧的生物模式
1.3 恐惧的认知模式
1.4 引起恐惧发作的因素
2.广场恐怖症
3.特定的恐怖症
4.强迫-冲动性障碍
4.1 强迫观念
4.2 强迫动作的类型
4.3 持续性
4.4 紧张刺激和强迫-冲动性障碍
5.社交恐怖症
5.1 社交恐怖症,逃避-依赖的个性
5.2 社交恐怖症和社交学习
5.3 社交焦虑症的认知理论
5.4 社交焦虑症患者的过度警惕
6.广泛性焦虑障碍
7.创伤后的精神紧张状态
第三章 焦虑性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
1.学习理论
1.1 经典条件反射
1.2 SI-SC的关系
1.3 华生:神经症的最初模型
1.4 小艾伯特实验
1.5 对华生模型的批评
1.6 艾森克的神经症模型
1.7 强化和惩罚
1.8 操作性或斯金纳条件反射
1.9 习得性无助
1.10 社会学习
1.11 预备学习
1.12 总结
2.认知疗法
2.1 科学的治疗师
2.2 有效疗法
2.3 认知疗法焦虑的定义
2.4 认知行为疗法TCC
3.认知行为疗法的进程
3.1 功能分析
3.2 焦虑的测定
3.3 治疗技术的选择
4.TCC认知行为疗法的疗效
5.一个临床病例:玫瑰夫人
附录:松弛训练
1.雅各布森疗法
2.自我修养
3.厄托尼疗法
4.舒尔茨疗法:自律训练法自我催眠
4.1 疗程的内容
4.2 诱导
4.3 松弛训练的步骤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焦虑的认知模式
焦虑是众多出版物研究的一个对象,但至今人们还是很难给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人们经常会认为焦虑是“紧张”的同义词。在通俗语言中,”我现在很紧张”的意思是“我现在很担心,忧虑,压力很大”。焦虑情绪会引起或者伴随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紧张状态,而这种紧张是由于主体感觉到有危险或者害怕面对危险。众多的出版物都认为焦虑症是一种世纪病。网络世界为我们展示了关于现存或潜在危险的一系列真实画面:持械抢劫、强奸、地震、恋童癖、战争的阴影、痛苦……在法国调查发现,科索沃战争以后,精神病治疗所接待的焦虑症患者比以前有所增加。一些人们并没有亲身经历的事情,以及一些并不会使人们立刻感觉到的危险,都很可能成为焦虑的起因。为了更好地生活,为了摆脱焦虑的困扰,人们试图找到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克制焦虑情绪。紧张和焦虑都是主体的一些不适感觉。因此,克服焦虑与克服紧张的方法是一样的。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当主体感觉到有危险或威胁时,就会感到焦虑。焦虑是认知作用的产物,它是人们面对威胁情况感觉到危险的临近时产生的一种害怕的认知反应,此时,各种心理及生理系统开始活跃。面对各种紧张刺激,适度的焦
虑可以起到缓冲作用。虽然焦虑是令人讨厌的,但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我们的适应能力:焦虑情绪可以使主体充分发挥其身体和精神的力量来面对威胁,使形势向有利的方向转化,同时也能够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总之,焦虑可以培养我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适度的焦虑情绪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