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这些年来,在全国各地奔走,为一些地区与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做咨询及培训,深深感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他们渴望那些真正能够为他们解决问题的知识和经验。
一般而言,理论家们负责生产知识,而校长和教师们消费知识。可是,上端的生产者和下端的消费者之间似乎总有深深的鸿沟,这既不能怪罪理论家们脱离实际,也不能怪罪校长和教师们理论水平差劲,要怪罪的是在上端和下端之间缺少一个将他们连接起来的链条。这个链条中至少需要两个角色,一个是咨询师,一个是培训师。咨询师更靠近下端的实践者,而培训师更靠近上端的理论家。我向往着成为这样的中端服务者,虽然咨询和培训目前在教育界还都未入流。
|
關於作者: |
郑杰,曾任上海市北郊学校校长,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曾因致力于学校重建,大胆尝试现代学校文化的改革,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著有《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没有办不好的学校》《给校长的建议》等。
|
目錄:
|
序言
第一部 创业
一 校长怎么当才不像个官
二 教师如何才能升职
三 一个新校长是如何履新的
四 学校是如何做到规范化的
五 教师是如何思考和交流沟通的
六 校长和副校长是如何相处的
七 编制什么时候是个问题
八 情感何以改变人的生命走向
九 学校文化图腾是如何被误读的
十 城乡有何差别
十一 竞聘上岗何以成为可能
十二 工作何尝不就是另一种生活
十三 校歌是如何诞生的
十四 感谢何以成为一种仪式
第二部 创新
一 科研课题是如何开题的
二 校本培训可能是一个阴谋
三 教师专业技术职称为什么不可采信
四 教师如何自治
五 教师是不是一个专业
六 教导处在忙什么
七 德育处在忙什么
八 教师怎么会这么忙
九 课程改革与考试成绩为什么会有冲突
十 如何面对教不会的学生
十一 怎么才算是真抓实干
十二 学校的良心课是怎么开设的
十三 梦想和灵性何以无法真正熄灭
第三部 改革
一 全面质量管理何以在学校成为可能
二 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是如何协调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