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道教:历史宗教的试述》主要内容简介:发展的规律性:“哲学的”道教和“宗教的”道教、道教的长生学说、传统中国的道教和炼丹术、道教学说总评、道教思想:“玄学”的哲学和伦理学、道教的宇宙生成学和宇宙学等。
|
關於作者: |
葉夫根尼·阿列克謝耶維奇·陶奇夫1956—2003,1956年出生於前蘇聯的奥爾忠尼啟則。1973年畢業於國立列寧格勒大學東方系中文專業,1981年於國家宗教史及無神論博物館獲碩士學位。1981—1994年任蘇聯科學院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列寧格勒聖彼得堡分所的研究助理,專門從事中國道教研究。1985年以《作為歷史民族學文獻的葛洪抱朴子一書》獲歷史學副博士學位。1993年,通過了博士論文答辯,論文題目為《道教——歷史宗教的試述》。1994年起任教於國立聖彼得堡大學哲學系,1999年擔任新组建的“東方哲學和文化學”室主任。從1980年起發表關於中國哲學與宗教的研究論文、著作瞼80多篇{部,其中專著有:《道教——歷史宗教的試述》、《張伯端悟真篇譯注》、《禪宗五祖弘忍修心要論》、《道家與道德經》等。
|
目錄:
|
緒 論
第一章 道教研究的基本問題
第一節 道教的一致性問題
第二節 道教——中國的民族宗教?
第三節 道教和民間信仰
第四節 道教和國家
第五節 發展的規律性:“哲學的”道教和“宗教的”道教
第六節 道教的長生學說
第七節 傳統中國的道教和煉丹術
第八節 道教學說總評
第九節 道教思想:“玄學”的哲學和倫理學
第十節 道教的宇宙生成學和宇宙學
第二章 道教歷史概述
第一節 道教起源問題
第二節 帝國建立前和早期帝國的道教戰國、秦朝和西漢
第三節 “天師”和道教“教會”二至三世紀
第四節 “天下分裂”的混亂時代的道教四至六世紀
第五節 唐、宋時代的道教:整合與變遷
第六節 道教“改革”及其影響
第七節 晚期道教十四至十九世紀和現代中國①
道教史時期劃分問題的基本結論
圖書索引
俄羅斯著名道教學者陶奇夫和他的《道教——歷史宗教的試述》
後 記
叢書後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