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套译丛的出版,受益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理论体系的研究”
批准号70125005 的资助。同时,丛书的出版得到了国内外公共政策领域诸多学者的帮助,
以及三联书店的领导和编辑们的大力支持。这种支持和帮助正是中国公共政策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不竭动力。
|
關於作者: |
詹姆斯·G·马奇James G.March
斯坦福大学的管理学弗莱德.H·梅芮尔教授,以及政治学和社会学教授。他除了于专业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外,还在组织与行为学领域出版了九部专著。
约翰·P·奥尔森Johan P.Olsen
挪威卑尔根大学的政治学教授,他出版过九部专著,并在众多学术研究协会和政治组织中担任顾问。
|
目錄:
|
第一章 政治学的制度主义视角
第二章 规则与行为制度化
第三章 意义的诠释与制度化
第四章 政治制度的转型
第五章 作为专项行动的制度改革
第六章 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度改革
第七章 对恰适性制度的探寻
第八章 偏好、权力与民主制度
第九章 政治制度的作用
参考文献
索引
致谢
探寻政治生活中的制度逻辑译后记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政治学的制度主义视角
对于早先的一些学者来说,包括政治学家J·w·伯吉斯、w·w·威洛比,经济学家索尔斯坦。维布伦、约翰,R,康芒斯,以及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等,传统政治制度如立法机构、法律体系、国家结构等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在最前沿的政治学理论中,正如公司制度等传统经济制度之于前沿经济学理论一样,这些传统政治制度的地位已经弱化。从行为主义研究的视角来看,正式形成的政治制度可以简要地描述为政治行为发生的角斗场,而这些政治行为则是由更深层次的因素所驱动的。从规范研究的视角看,把道德内化到法律、,官僚机构等制度之中,以及把公民性和公共性作为基础的政治特征,这些理念已经让位于人性的个人主义,并强调利益冲突中的交易。
但近年来,制度分析视角重新出现在政治学研究中。这种视角反映了这样一种基于经验的论断,它认为我们所观察到的世界并不符合一些当代理论的预示,而政治生活中的组织因素才是至关重要的。这种对制度的重新关注,是现代社会制度转型与实践探索不断积累的结果。社会的、政治的与经济领域的制度已经变得日益庞杂丰富,似乎对集体行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正式组织成为现代经济体系与政治体系活动中的主要角色,法律制度和官僚制度在当代生活中也占据了主导地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