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全国优秀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
《五百年来谁著史》作者新著
|
內容簡介: |
以史为师,重溯中国崛起道路。
揭示历代由富裕引发奢靡衰败的历史怪圈。
寻找秦、唐、辽、清等走向强盛的内在规律。
为什么宋代经济的繁荣却导致了“举国奢靡,全民腐败”?
王安石为什么感慨宋代最大的失败在教育?
东北的振兴,为何关乎天下兴亡?
以康乾盛世所代表的中国发展模式,对中西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为什么说李鸿章等“捐西守东”、“重南轻北”的战略,造成了清朝的崩溃
“延安道路”为何像“关陇府兵制度”一样,为大国崛起奠定基础?
《天下:包纳四夷的中国》揭示了包纳“内陆”、“边疆”和“四夷番邦”的“天下中国观”,描述了中国长期历史运动的构造:以诸夏辅京师,以四夷辅诸夏。作者以慷慨苍劲的笔触,从多民族视角,总结了北魏以来历朝,对祖国统一、多民族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做出的贡献,取得的宝贵历史经验。
|
目錄:
|
修订版自序
海国图志
重新开眼看日本
曼哈顿的秘密
无穷花开鸟致院
北国风光
卢舍那
自远方
西北旺
日出西天
大雨落幽燕
亚细亚的心脏
这美丽的香格里拉
香巴拉的中国
消逝的冰川
风雨下江南
几度风雨海上花
叹江南
白银之死
原版
|
內容試閱:
|
海国图志
重新开眼看日本
近代以来,日本出于种种目的,将中国置于显微镜下反复研究解剖,日积月累,逐渐深入透彻——本田代中国最杰出的历史学家首推郭沫若,而郭沫若对于甲骨文、金文和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主要竟是在日本作出的,对日本“京都史学派”的巨大学术成就,郭沫若是很肯定的。与郭沫若并肩的历史学家是陈寅恪,所谓“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子羞欲死”,陈先生对国入之于自己历史的研究反不及日本人这一点,认识更是很痛切的。
古人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近代以来,中国经常吃日本的亏,恰恰就是由于对日本准备、估计不足,研究了解不够所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宫崎市定曾这样说:
这就是中国人的性格,总之,即是所谓“愚蠢莫过于轻敌”这种态度。其后明朝灭亡、中国被另一个民族满洲征服时,当然不能说中国没有过抵抗,但人体上,抵抗是无力的,其中有种种原因,而在根本上是充满了这样的想法:对手不过是极为愚昧落后的夷狄罢了。最近,当日本向中国大陆扩张之际,最初中国所采取的态度,当然也是把日本当成了大傻瓜。
历史证明:那些将日本当成了“小日本”、“大傻瓜”的人,所有的不过是自以为是的小聪明罢了,如此下去,中国也只好继续吃亏。因此,重新认识日本,重新开眼看日本,或者说大一点——建立我们自己的日本观,乃是当务之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