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为了应对长期以来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国于2003年年底重启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明确以财政专项资金形式对新农合进行筹资扶持。试点期间,政府的财政补助资金占新农合基金的比重达到80%,因此,新农合能否可持续发展必然要在筹资视角受制于财政,研究促进新农合面临的财政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本书即以此为研究目的。
本书立足于公共商品理论和外部性理论探求政府财政介入新农合的理论依据和作用框架。从四个方面开展具体研究:1从财政压力的视角探讨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认为财政公共供给因素自始至终都是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缘起及变迁的重要诱因,而财政压力引致的“甩包袱”路径导致了农村合作医疗公共供给责任的长期缺失;2选择新农合运作比较好的某省为样本,从财政收入的视角研究创新新农合的公共筹资机制;3从支出的视角对样本省新农合财政专项补助资金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实证研究;4从管理的视角对新农合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的绩效评价讲行系统研究。
|
目錄:
|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节 基本概念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第五节 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财政参与新农合的基本理论框架
第一节 国家干预基本医疗保障的理论思想回顾
第二节 政府干预农村医疗保障新农合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 财政作用于新农合供给的基本机理
第四节 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财政理论框架
第三章 财政压力作用下的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变迁:历史的视角
第一节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公共供给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财政压力
第二节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变迁
第三节 财政压力及其释放路径
第四节 财政压力与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变迁的实证分析
第五节 财政压力作用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变迁的启示及建议
第四章 完善新农合的公共筹资机制:收入的视角
第一节 新农合公共筹资机制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完善新农合公共筹资机制的必要性
第三节 完善新农合公共筹资机制的主要措施
……
第五章 新农合财政专项补助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支出的视角
第六章 新农合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绩效评价:管理的视角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