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为了让初学者能够更好更快地了解瓷器鉴定的基础知识,提高辨别真伪的能力,首先介绍一下当前我国瓷器研究、鉴定工作的现状与展望,以及对中国瓷器发展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是十分重要的,目的是让大家对瓷学领域的研究、鉴定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先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陶瓷器是历史的产物,什么时代产生什么器物,把握与认识各个时期陶瓷发展的特征,是我们判断窑口与鉴定时代的基本出发点。瓷器上的不同特征与风格工艺上的痕迹,又是我们划分它的窑口与鉴定时代的科学依据。因为在各时期的传世和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陶瓷器上,必然会打上各个时代的烙印。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瓷器的时代特征,下篇瓷器的窑口与年代归属,即什么时代产生什么瓷器,什么时代的瓷器又必然归属于它的所属时代。这是鉴定瓷器的两个方面。
|
目錄:
|
上篇 瓷器的时代特征
第一章 陶器的起源及其工艺成就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约公元前7000~公元前2000年
第一节 陶器的起源
第二节 陶器发展的早期阶段——红陶
第三节 陶器发展的中期阶段——彩陶
第四节 陶器发展的晚期阶段——黑陶、灰陶
第五节 制陶的工艺成就
第六节 陶器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第二章 原始青瓷的出现与青瓷的烧成
——商至汉代的陶瓷约公元前2100~220年
第一节 原始青瓷的孕育
第二节 原始青瓷的出现
第三节 原始青瓷的发展
第四节 早期青瓷的出现与发展
第五节 青瓷的烧成
第二章 青瓷的发展与白瓷的出现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瓷器220~581年
第一节 青瓷的正名
第二节 南方青瓷
第三节 北方青瓷
第四节 北方白瓷的出现
第四章 白瓷的发展与“南青北白”的形成
——隋、唐、五代的瓷器581~960年
第一节 南北青瓷的融合与发展
第二节 《茶经》中记载的著名瓷窑
第三节 白瓷的发展与“南青北白”的形成
第四节 唐代陶瓷的工艺成就
第五节 五代瓷器特征与制瓷工艺的改进
第五章 “官窑”的建立与“民窑”的发展
——宋代的瓷器960~1279年
第一节 什么是“官窑”
第二节 “官窑”的建立及其对“民窑”的影响
第三节 “民窑”的性质及其特征
第六章 北方瓷窑的衰落与南方瓷窑的新发展
——元代的瓷器1279~1368年
第七章 我国瓷器烧造中心的形成
——明清时代的瓷器1368~1911年
下篇 瓷器的窑口与年代的归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