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艰难中不失优雅风度,平淡中尽显大家气质。 阅读张允和文集,让时光在优雅和美丽中回旋。
张允和的笔墨,别具风格。浅显而活泼,家常而睿智,读来悠扬而愉快。你不停地阅读下去,有如对面闲聊,不知不觉忘掉自己是读者,好像作者是在代替读者诉说心曲,读者和作者融合一体、不分你我了。读到情深意切处,你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或笑颜逐开……
|
內容簡介: |
《浪花集》起于张家自办刊物《水》,文章来源除了张家兄弟姐妹,亦有他们的师友。这些文章叙述的时限从晚清到现代(约150年),叙述的人物从祖先张树声到子孙周安迪。每一朵浪花皆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叙述了一个家族的前世今生,读之令人感慨,也令人欢悦、振奋。
|
關於作者: |
张允和(1909—2002),安徽合肥人,长于苏州。当代著名昆曲研究家,著名的“张家四姐妹”(“合肥四姊妹”)中的“二姐”,中国语言文字专家、汉语拼音的缔造者之一周有光先生的夫人。1932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1956年参加俞平伯主持的北京昆曲研习社,1980年至1987年间任北京昆曲研习社主任委员,著有《多情人不老》、《最后的闺秀》、《张家旧事》、《昆曲日记》《浪花集》等,并主办家庭刊物《水》杂志。
|
目錄:
|
《水》第一号信
复刊词
为乐益同学录写序
慈父
看不见的背影
一封电报和最后的眼泪
爸爸办乐益
启蒙教育家张冀牖
追忆张奇友
张华奎传
本来没有我
我的奶妈同陈干干
红双喜——我想我的好奶妈
大大和朱干干
我的汪干干——老妈
我们大家的迷你趣闻
从第一封信到第一封信
王觉悟闹学
大弟新娘俏
我到苏州来
儿时杂忆
秋灯忆语
三首打油诗及其由来
张宗和日记摘录
从“盘夫”到“惊变……”“埋玉”
拍“喜福会”电影(上)
拍“喜福会”电影(下)
碎金散玉谈顾传玠
张宗和昆曲传记
作曲家张定和在重庆
读张兆和
原谅我——亲爱的母校
温柔的防浪石堤
《石堤》后记
曾蔷何许人也
飞来客——小鸽
蔷薇在古代西方
月色
《书的故事》译者序言
《从文家书》后记
真假《清江引》
出游简报
“胡适情诗手迹”辨误
祭坟
妹妹
傻瓜电脑的趣事
我的师父张大姨
我的窦舅舅
深深的怀念
信中情
生别离
缘
周耀平给四妹(充和)的信
旭和的信和文
老九房人真多
张定和给《水》的信
给元和的信
屠乐勤给周有光、张允和的信
给舅妈的信
叶至善给张允和的信
范用给张允和的信
张允和给范用的信
“新潮老头”——我的干外公
别离的笙箫
《浪花集》后记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