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足足用了半年的时间,英章总算是完成了他这部墨迹选,今天正好是他的57岁生日,全家举行了小宴,一是祝贺他的生日,二是庆贺他又完成了一部集子,因出版这部墨迹选已是他多年的夙愿。小宴后,英章突然对我说:“集子我编完了,那就有劳夫人给我写个序吧!”
起先我觉得他是在开玩笑,但再看他的眼神,我知道他是认真的,他一定是认为,我是他的最佳人选。因为同床共枕30多年,应该说我最了解他。
英章在天津长大,7岁的时候,父亲教他唱京剧,而书法的学习早在他3岁的时候就开始了。说到书法,他家是祖传,是个书法世家,英章的祖父,当年在祖籍河北河间县城里就从事文秘工作,因一手好字,在县里很有名气。英章的父亲不仅是曲艺表演艺术家,在当时的天津也是颇有名气的书法家。他父辈兄弟三人,共生有十个男孩,英章排行老九。英章年幼时,父辈们当时的生活并不宽裕,生活压力很大,但依然省吃俭用,苦心培养这十个孩子。特别是在书法方面,逐个教育,逐个训练,言传身教,软硬兼施,想尽了各种方法,要求非常严格。他的父辈们为了自身的学习和对下一代的培养,节衣缩食买下了上千幅古人字画和几百本古人字帖,世家收藏之巨,当今罕有。但可惜的是,因为后来命运的安排和生活的变迁,兄弟十人中,先后八个放弃了书法,都没有再坚持下来,只有英章和他的胞兄蕴章矢志不渝,持之以恒,几十年如一日。30年后,兄弟两人名重书坛,蜚声海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说到成就。不能不谈到英章在书法方面的刻苦和用功,也不能不谈到父辈们对他的教育和培养。英章自从三岁开始执笔写字,所付出的艰辛,所做出的努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英章年幼时写字是磨墨,几十年来,用光了多少块墨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将砚底磨穿的砚台就多达30余台;当年纸张也非常缺少,英章惜纸如金,一张废纸,英章都会将纸的两面全部写黑才恋恋不舍地扔掉。这种良好的习惯,直到今天依然如故,并时时告诫他的后人和学生,不可暴殄天物,要爱惜纸墨,节约是一种美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