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常见病特效穴位速查
》
售價:NT$
179.0

《
我的人生哲学:我对这个世界没什么好说的
》
售價:NT$
245.0

《
此去经年:林徽因自传式独家心灵告白
》
售價:NT$
254.0

《
混凝土弹性与粘弹性多尺度理论
》
售價:NT$
857.0

《
别害怕冲突 高情商处理冲突避免情绪化反应 揭秘冲突背后的复杂原因
》
售價:NT$
301.0

《
从敦煌到撒马尔罕 汗青堂丛书002
》
售價:NT$
551.0

《
梁衡给孩子的365堂作文课(孩子听得懂、学得进、用得上的大师级作文课)
》
售價:NT$
1316.0

《
天工雕画:中国经典壁画线稿描摹大全(全4册)
》
售價:NT$
1010.0
|
編輯推薦: |
琼瑶经典作品,跨越战乱,两代人二十年的恩怨情仇,三度影视改编
李翰祥执导同名电影获1966年度台湾卖座电影第三名,女主演江青金马奖封后
刘雪华、秦汉主演连续剧,是大陆引进的首部台湾电视剧,风靡一时,开创了持续数十年的“琼瑶时代”
张伟欣、陈红主演大陆版连续剧,邓丽君深情献唱《心里梦里》
平鑫涛:
李翰祥挟“梁祝”的盛名,来台成立公司。他认为琼瑶的小说电影感特强,甚至把小说分分镜就是剧本。果然,他“重金拍摄”的《几度夕阳红》,盛况空前。全片特长,分上下部,分别放映,这是少有的前例,卖座更是空前。
琼瑶:
写到后期,我必须用纱布缠住我肿痛的手指,勉强握着笔去写……那年,我是二十六岁,距离为了一张数学二十分的通知单,而仰药轻生的时期,足足隔了十个年头!这十年,我经过了多少大风大浪,挨过了多少痛苦艰辛。但是,二十六岁的我,终于肯定了自己的方向!
郝誉翔:
琼瑶是我文学上的启蒙老师,说这句话一点也不为过。
读《几度夕阳红》,甚至起了摹仿之心,拿出稿纸,在第一行写下了「嘉陵江畔」四个大字,我就连男女主角的名字都取好了,只可惜我生平创作的第一本小说,有了一个极美的名字之后,却始终
|
內容簡介: |
时光留不住,春去已无踪;潮来又潮往,聚散苦匆匆。
往事不能忘,浮萍各西东;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且拭今宵泪,留与明夜风;风儿携我梦,天涯绕无穷。
朝朝共暮暮,相思古今同;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青山不语,斜阳依依;沉默背后,伴随怎样的隐情?
从重庆到台北,两代人的二十年恩怨情仇,
你从不知道,那些最板正最平凡的父母,
也曾有最奔放最传奇的爱情!
|
關於作者: |
琼瑶
本名陈喆,一九三八年生于四川,一九四九年随父母迁居台湾。自幼受古典诗词熏陶,文笔流畅优美,文心细腻别致。
一九四七年,九岁,在上海《大公报》发表第一篇小说《可怜的小青》;一九五四年,十六岁,在台湾《晨光》杂志发表短篇小说《云影》;一九六三年,二十五岁,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窗外》,畅销百万册,引起轰动,一举跃登文坛。
此后五十年来,琼瑶已创作六十五部小说,以高潮迭起的情节、浪漫诗意的情愫、青春唯美的情致吸引了众多读者,几乎所有作品都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琼瑶笔下的爱情故事,荡气回肠、催人泪下、感人至深,赚尽三代读者爱与泪,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琼瑶” ,半世纪来风潮不减。
二〇一二年,遴选出十部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推出“琼瑶自选集”,纪念永不退色的少年情怀,珍重从未淡去的青春乡愁。
|
目錄:
|
代序:写琼瑶,读琼瑶,体会琼瑶(平鑫涛)
推荐序:读小说的纯真年代(郝誉翔)
正文
|
內容試閱:
|
[推荐序]读小说的纯真年代
著名作家 郝誉翔
琼瑶是我文学上的启蒙老师,说这句话一点也不为过。我是一个标准的琼瑶迷,在我所成长的七〇年代台湾,专写给儿童的读物极少,一下子就看完了,而我又非出身书香世家,只好自己胡乱在外头找书读。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我便迷上了租书店,稀里糊涂一头栽入了小说的世界中,但奇怪的是,店内架上的作家琳琅满目,又没有人帮忙指点,而我年纪小,根本不懂得好坏区别,就光凭着直觉找到了琼瑶。我捧著书,蹲坐在租书店的小板凳上,一看入迷,不知不觉就到了天黑。
从此以后我总往租书店跑,母亲见我走火入魔了,便下令不准再看,但我哪里舍得呢?于是我把琼瑶的小说偷偷租回家,躲在棉被里,拿着一把手电筒看,看到伤心之处,泪流不止,只好把灯熄了,一个人静静地伏在黑暗中,任凭泪水把床褥染湿了好大一片。
年幼的我,其实是一个内向又孤僻的孩子,母亲忙,总是留我一人在家居多。就在那段寂寞而悠长的岁月之中,仿佛也只有琼瑶的文字,真正走进了一个早熟孩子的心扉,我因此把琼瑶读到烂熟。早年的租书店没有电脑,老板把每一本书的前后都钉上了厚纸板,借书的纪录就写在上面,而我的名字总在琼瑶的小说上面反复出现。就连老板见了都大吃一惊,忍不住问我,同一本书看那么多次,怎么会看不腻呢?他推荐我去读别人的作品,但我从架上抽出来翻了翻,只觉文字干枯乏味,于是绕了老半天,还是回头去执意要借琼瑶。老板只好叹了口气,戴上一副猫头鹰似的眼镜,再一次把我的名字写在厚纸板上。
当年我借最多次的是《几度夕阳红》和《烟雨濛濛》。我读《几度夕阳红》,甚至起了摹仿之心,拿出稿纸,在第一行写下了“嘉陵江畔”四个大字,我就连男女主角的名字都取好了,只可惜我生平创作的第一本小说,有了一个极美的名字之后,却始终停留在第一页,而没有能力发展下去,只能秘密地塞回抽屉里。但我忘不了它,三不五时总要拿出来温习一番,温习我那没能够完成的琼瑶梦,至今它都还漂浮在蜀地山川的朦胧烟雨里。
《几度夕阳红》是美丽与哀愁的,但《烟雨濛濛》却真正教我心痛。我到底把它反复读过多少回呢?早就已经算不清了,但事隔三十年,我仍然记得每次读完,都是割裂心坎的痛,一清二楚地刻入体内。就在《烟雨濛濛》的新版序言中,琼瑶说,她生平写了几十部小说,却对《烟雨濛濛》最为偏爱。我读到这句话,不禁大为震动,更庆幸琼瑶没有根据后来电视剧的版本,把它重新改写过。当我再度打开《烟雨濛濛》,一字一句读下去时,一股熟悉感油然而生,我仿佛是在阅读自己过往的人生似的,发现我居然把它牢牢地记住:每一页,每一段落,每一呼吸,昔日那些静谧的午后,孤独的童年时光,又复被琼瑶的文字所召唤,从我的潜意识海洋之中缓缓的浮出了。
于是我又再次见到童年时的自己,抱着琼瑶的小说去租书店还。小女孩走在巷弄之中,每一步都走得极为缓慢,而脸上的神情是肃穆的,甚至神圣的,还深深沉浸在故事之中,沉浸在由文字所织就而成的、多情善感的世界里。正因为有那个世界存在,所以现实生活的冷漠贫乏,都可以得到了原谅和忍耐,而一颗寂寞的孩子的心,也因此得到了温暖。那温暖的烛火绵延了三十年,一直还在,它照亮了我最初阅读小说的纯真年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