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孙机谈文物
》
售價:NT$
551.0

《
诡舍(夜来风雨声悬疑幻想震撼之作)
》
售價:NT$
254.0

《
讲给青少年的人工智能
》
售價:NT$
245.0

《
海外中国研究·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经典收藏版)--重构宋代文人的精神内核
》
售價:NT$
500.0

《
埃勒里·奎因悲剧四部曲
》
售價:NT$
1426.0

《
今天我想要什么:海豹的女性漫画
》
售價:NT$
347.0

《
日常的金字塔:写诗入门十一阶
》
售價:NT$
347.0

《
税的荒唐与智慧:历史上的税收故事
》
售價:NT$
500.0
|
內容簡介: |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要求中国在与世界的再平衡过程中把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第一波经济全球化,转变为以扩大内需为特征的第二波经济全球化。扩大内需条件下长三角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意味着产业重心从制造业转移到服务业,在当地制造业全球化的基础上推动当地服务业的全球化。新条件下长三角对外开放应瞄准自身的战略定位,沿着一体化发展思路率先实现现代化,构建长三角创新型经济发展的支持系统,促进长三角从制造业承接向新兴产业创新创业转变,建立以服务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应当充分认识到,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首先启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只有率先转变服务业发展方式才能有效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这一总体性、思路性观点。为此,要继续通过进一步城市化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长三角地区的中、低技术产业从“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实现高技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同时,在体制上,需要对现有的政绩考核目标进行修正,通过引入多元化指标,引导政府从单纯拉动GDP向推动经济高质量和谐增长这一目标转变,最终为长三角地区的转型升级提供制度保障。
|
關於作者: |
刘志彪,l
959年7月生,江苏丹阳人。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长期从事产业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近年来针对长三角地区和经济全球化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成果。现任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经济学部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中共江苏省第十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刘志彪教授是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首批入选者,首批新世纪匿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江苏省首席中青年科学家、江苏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其科研成果多次获得教育部和江苏省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郑江淮,l
968年10月生,江苏盱眙人。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产业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近年来针对服务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深入研究。现任南京大学产业经济学系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是江苏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科研成果曾获得江苏省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
目錄:
|
第1章 从要素投入增长模式向创新驱动增长模式的转变
一、长三角经济增长的演化历程
二、以创新为动力,内生驱动长三角经济增长
三、长三角创新驱动增长的实证研究
四、全球视野下长三角创新驱动增长模式的升级路径
第2章 产业选择:长三角从制造业承接向新兴产业创新创业的变迁
一、引言
二、长三角从制造业承接向新兴产业创新创业变迁的战略选择
三、长三角从制造业承接向新兴产业创新创业变迁的方式
四、长三角从制造业承接向新兴产业创新创业变迁的价值链转型
五、长三角从制造业承接向新兴产业创新创业变迁的框架
六、长三角从制造业承接向新兴产业创新创业变迁的保障机制
七、研究结论
第3章 发展战略、转型升级、创新驱动与转变服务业发展方式
一、长三角的发展战略选择与经济转型升级
二、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推动机制
三、经济转型升级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互动关系
四、长三角应当率先转变服务业发展方式
第4章 走向后工业化:建立以服务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引言
二、长三角地区建立以服务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的理论证据
三、长三角地区建立以服务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的经验证据
……
第5章 以城市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第6章 空间经济布局:从“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
第7章 长三角由全球制造中心向创新中心转变的机制分析
第8章 长在角经济转型中的生产要素转型分析
第9章 制度保障:改变对地方政府的政绩与绩效考核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