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凤梨科植物的分类、鉴赏与应用
》
售價:NT$
2285.0

《
《野草》意会
》
售價:NT$
500.0

《
格外的活法
》
售價:NT$
403.0

《
大陆银行(全两册)(上海市档案馆藏近代中国金融变迁档案史料续编(机构卷))
》
售價:NT$
2897.0

《
断头王后:玛丽·安托奈特传(裸脊锁线版,德语直译新译本,内文附多张传主彩插)
》
售價:NT$
286.0

《
东南亚华人宗祠建筑艺术研究
》
售價:NT$
454.0

《
甲骨文字综理表
》
售價:NT$
1010.0

《
礼法融通:中国传统离婚制度及观念
》
售價:NT$
403.0
|
編輯推薦: |
Nigel Cross 是设计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Cross教授穷其一生研究设计思维,@设计师式认知
这本书强调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人人都懂设计,设计是一种天性,因此设计教育和科学、人文教育同等重要。如果你是设计爱好者,它会唤醒你的设计欲望,唤起对自己设计能力的自信;如果你是设计领域的一员,它会引导你理解“设计认知”,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你与生俱来的设计天赋。
|
內容簡介: |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新的设计教育方法的不断发展,“设计师式认知”的概念逐渐浮现。1982年,Nigel
Cross教授在《Design
Studies》期刊上发表了名为“设计师式认知”的论文,首次明确提出这一概念。之后,设计教育和设计研究逐渐融合,形成一门新的设计学科,极大地推动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设计师式认知》所阐述的独到见解开启了设计研究、设计教育和设计实践领域的新篇章。
Nigel
Cross教授是国际公认的、最受尊敬的设计研究学者之一。《设计师式认知》收录了他近25年来发表的重要学术文章。本书回顾了本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尝试诠释设计认知的本质,并剖析了设计师(包括建筑师、工程师和产品设计师等)拥有并使用这一独特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现象。全书涵盖以下议题。
设计能力的本质与培养
设计中的创意认知
设计的自然智能
设计学科与设计科学的区别
设计的专业知识
《设计师式认知》可以帮助读者理解设计师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适合设计研究人员、设计专业教师和学生、设计师和设计管理人员阅读。
|
關於作者: |
Nigel Cross 是设计研究领域的知名教授,任职于英国开放大学(Open
University),自20世纪60年代起从事设计研究和设计教育工作,在建筑学和工业设计领域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方法学和设计认识论,最感兴趣的是设计认知,主要通过口语分析等方法分析设计师的认知行为和认知能力。2005年被英国设计研究学会授于终身成就奖。
主要的学术著作:《Designerly Ways of Knowing》、《Design Thinking:
Understanding How Designers Think and Work》、《Engineering Design
Methods: Strategies for Product Design》,并有多篇论文发表于设计研究领域的权威期刊《Design
Studies》。
|
目錄:
|
前言
第1章 设计师式认知
设计通识教育
教育的标准
设计师式认知
设计过程
设计产品
设计教育的真正价值
设计学科
第2章 设计能力的天性及其培养
天性
设计师是做什么的?
设计研究
人人都会设计
设计能力被破坏了?丢失了?
设计作为一种智力形式
培养
学习设计
开放的设计教育
设计能力的发展
第3章 设计中的自然智能与人工智能
设计思维的研究
设计专家说设计
草图在设计中的角色
机器能否做设计?
计算和认知
第4章 设计中的创造性认知Ⅰ:创意飞越
创意飞越的实例
识别飞越
创意飞越建模
组合
突变
类推
第一原则
突现
桥接胜于飞越
附录A "创意飞越"期间的讨论记录
附录B 自行车行李架连接件的部分讨论记录
第5章 设计中的创造性认知Ⅱ:创意策略
对顶级设计师的研究
Victor Scheinman
Kenneth Grange
Gordon Murray
策略的比较
设计的专业知识
第6章 理解设计认知
问题界定
目标分析
解决方案聚焦
问题与解决方案协同进化
构建问题框架
解决方案的生成
定势
依赖概念
替代方案的产生
创造力
设计草图
过程策略
结构化(的)过程
机会主义
模式切换
新手和专家
设计认知中的议题
总结:问题界定
总结:解决方案生成
总结:过程策略
第7章 设计作为一门学科
科学的设计
设计科学
设计的科学
设计是一门学科
设计研究
参考文献
索引
致谢
|
內容試閱:
|
设计能力是一种天性,是一种特定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普罗大众和设计师一样也会应用与生俱来的设计能力来解决某些问题。我们应该通过设计教育来发展每个人的设计能力,就像我们会用科学教育来发展每个人的逻辑能力一样。我的观点是,只有先了解了设计能力的天性特点,才能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培养——让天性和培养相辅相成。在研究中,我不打算钻心理学的牛角尖。心理学在讨论一般智能(general
intelligence)时通常会将天性和后天培养严格区分开来。事实上,我认为设计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类智能的几种根本能力之一。因此,设计教育应该成为人们所接受的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