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好望角系列·东线之战:1915年穿越巴尔干之旅
》
售價:NT$
398.0

《
不内疚也没关系:与不成熟父母设立健康的边界
》
售價:NT$
352.0

《
爱的觉醒
》
售價:NT$
398.0

《
美第奇金融家族——金钱、艺术与权力
》
售價:NT$
305.0

《
古味风华录:打捞历史深处的饮食细节
》
售價:NT$
347.0

《
AIGC革命 :新时代技术变革与场景赋能
》
售價:NT$
352.0

《
大学问·当代自由意志导论(写给大众的通俗导读,一书读懂自由意志争论。知名学者徐向东精心翻译。)
》
售價:NT$
347.0

《
(格式塔治疗丛书)进出垃圾桶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 连华盛顿也为之惊叹的奇迹,源自最大限度的激辩与妥协。
★美国一流传记作家带你直击美国制宪会议现场,看美国先贤如何“吵”出开启两百多年国运的不朽文献!
★美国大中学生必读书 内地首次授权出版 集风趣与谨严于一体
★专家资中筠、贺卫方、刘苏里、刘瑜一致推荐
|
內容簡介: |
《民主的奇迹》内容简介:1787年夏,美国费城。一场原本只为修补旧条例而召开的联邦大会,结果演变成要制定一部闻所未闻的宪法。五十五位代表,平均年龄不到四十三岁,来自十二个立场各异的州,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激辩四个多月,有人出言威胁,有人离场抗议,连主席华盛顿都写道:“我真懊悔跟这档子事沾上关系。”
而正是在几近绝望的气氛里,会议缔造出不朽的政治文献——美国宪法。
这部宪法,孕育了当今世上最富强的国家。这奇迹如何诞生?本书带你重返会场,一探究竟。
|
關於作者: |
作者凯瑟琳·德林克·鲍恩(Catherine Drinker
Bowen,1897-1973:
美国著名传记女作家,代表作有:
《狮子与王冠》获1958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富兰克林传记《美国最危险的人》、《约翰?亚当斯与美国革命》、《弗兰西斯?培根》等。
译者郑明萱,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毕业,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广告硕士、北伊利诺伊大学计算机硕士,曾任美国某大公司企业信息分析部经理,业余从事翻译和写作。著有《多向文本》,主要译作包括《极端的年代》、《少年时》、《从黎明到衰颓》等,并以《从黎明到衰颓》一书,获得2005年第29届金鼎奖最佳翻译人奖。
|
目錄:
|
作者序
联邦大会十三州出席代表名单
第一部分 制宪会议
第一章 大会会场;源起
第二章 会议代表与州议会厅;华盛顿与麦迪逊
第三章 会议现场;伦道夫提出《弗吉尼亚方案》
第四章 联邦制对国家制;“一国两尊”;费城掠影
第五章 最高行政长官;费城的威尔逊、特拉华的迪金森、富兰克林博士说出心中事;6
月1日至6日
第六章 “生命、自由和财产”;一般人民;国会议员选举方式;6月6日至7日
第七章 国会否决权;比例代表制;代表们去信家园
第八章 美利坚分成两派;“舍曼妥协案”;全体委员会提出报告;6月11日至13日
第九章 《新泽西方案》;汉密尔顿发表看法;6月15日至19日
第十章 大辩论;6月19日至28日
第十一章 紧张气氛升高;欧洲与美利坚
第十二章 美利坚之旅——各州实地风貌
第十三章 美利坚之旅——续篇;人民
第十四章 西部地区;土地公司和《西北地域法令》;卡特勒
第十五章 “大妥协”;为美国立王;休会十天;华盛顿将军钓鱼去
第十六章 细则委员会;奴隶问题的妥协
第十七章 国会中的外国人;“十平方英里地”
第十八章 效忠宣誓;自然神论与宗教宽容;常备军;何谓叛逆罪
第十九章 谁来批准核可?人民还是各州?
第二十章 宪法起草;文本委员会上场;9月8日至12日
第二十一章 “权利法案”遭否决
第二十二章 宪法终于签署;异议分子
第二部分 批准之战
第二十三章 宪法面对全国
第二十四章 马萨诸塞;人民开口说话
第二十五章 弗吉尼亚与纽约;联邦大游行
作者小记
|
內容試閱:
|
事实上,当时全国各界并没有把这场大会看作是一个“制宪”会议,连代表们自己也不例外。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名称是后来才叫开的。如果一起始就打着立“新宪”的主意,起码有三分之二的代表都会裹足不前。而报上也只是说在费城要召开一场重大会议,或称为“联邦大会”,并且总不忘用古雅的复合元音拼出“联邦”(Foederal)一词以示慎重。而会场内外,众人对会中正在起拟的法案,以及自己打算起拟的内容,都毫无把握。早先于2月份在纽约召集的国会,已明令这场费城之会“唯一且特定的任务,系修改现行《邦联条例》”。国会可丝毫不曾提过什么新宪法。对十三州而言,以《邦联条例》作为宪法已经足够了;从1781年以来,大家不都是靠着它的庇佑这么过来的么。《邦联条例》第三条载道:“……准此,以上诸州互结稳固之友好同盟……”也许打仗拼命时,为了赢得这场战争,可以光靠友谊就使全国上下一心共赴患难,但是在平时,光仗着友谊却是不够的。可怜的邦联,只是单凭大家的信用存在的空架子,既无实力收税、保国御敌、偿还公债,更遑论倡兴贸易与商务了。1781年的那一天,约克敦大溃英军的捷报传来,国库竟然穷窘到连支付递报佳音的信差费用都捉襟见肘。在会诸公只好各自掏腰包,每人拿出一块钱才应付过去。国会在无计可施之下,只好向各州发出征用令,华盛顿对此现象有一说:“国会怯怯地有请诸州解囊。”但信寄出去常常石沉大海,其中尤以新泽西和纽约两地最为顽强。1787年10月1日的《纽约邮报》上有一个简单明了的告示,它登过两回:
本年度纽约州应缴款项,本人迄今尚未收到分文。
汉密尔顿
联邦征税人
而那些照规定完税的州呢,更是打心眼里看不过去,愤愤不平地指责着抗不应命的几州。弗吉尼亚有人曾在1787年写道:“新罕布什尔从停战以来,就没有缴过一个子儿,而且他们打算就这么一直赖下去。至于纽约,他们付得起,那是因为他们可以打劫新泽西和康涅狄格。而新泽西为了报复和利害关系,一定会大干一场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