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半小时漫画量子力学(让科学不再高冷,让知识触手可及,叨叨漫画著、戴瑾审校)
》
售價:NT$
250.0

《
我不能在鸟兽身旁只是悲伤
》
售價:NT$
449.0

《
你可以有情绪,但别往心里去
》
售價:NT$
214.0

《
汴京客
》
售價:NT$
305.0

《
好望角·滑向战争:决定历史的交涉与日本的失败
》
售價:NT$
500.0

《
八千里路云和月(白先勇新作!记述我的父亲母亲并及那个忧患重重的时代)
》
售價:NT$
316.0

《
教师助手:巧用AI高效教学(给教师的66个DeepSeek实战技巧,AI助力备课、教学、练习、考试及测评)
》
售價:NT$
352.0

《
伊壁鸠鲁主义的政治哲学 : 卢克莱修的《物性论》
》
售價:NT$
316.0
|
內容簡介: |
《论后现代主义对科学与启蒙精神的批判》是一部系统论述后现代主义批判科学与启蒙精神的著作。
后现代主义尽管孕育于现代性的内部,但又将其批判的矛头指向现代性。由于现代性是在科学与启蒙精神的哺育下成长和壮大起来的,因而没有科学和启蒙精神也就没有现代性。所以,后现代主义对于现代性的批判其实质就是对于科学与启蒙精神的批判。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现代性作为一种“元叙事”,其实质就是一种启蒙叙事,而启蒙叙事许诺给人的就是一种关于自由、进步和人类解放的神话。由于这些神话是来自于启蒙思想家们对于科学和理性的盲目信仰,因而后现代主义者为了破除这种神话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启蒙思想家们关于科学与理性的认识进行了批判。相对于传统社会而言,现代社会的一大成就是发现了人并将人视为主体,然而,由于现代主体的实质是理性,因而主体性的发展并没有给真正现实生活中的人带来自由和幸福,所以后现代主义在对科学与理性进行批判的基础上进而解构了现代主体和现代之人。
尽管后现代主义对于科学与启蒙精神的批判存在诸多问题,但不可否认这种批判又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论后现代主义对科学与启蒙精神的批判》作者吴兴华不是仅仅停留于对文献资料的简单梳理,而是将重点放在问题的理论阐释上
|
關於作者: |
吴兴华,1970年生,安徽舒城人。1991年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政教系,1995年获学士学位:2002年于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获哲学硕士学位:2012年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原理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近年来主要从事后现代主义研究。发表论文二十多篇,代表性论文有《科学价值中立吗?》(《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年第2期)、《文明与自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第1期)、《阿伦特现代性反思视域中的自然破坏》(《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年第3期)、《科学的悖谬与合法化危机》(《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年第2期)、《从“所说”到“言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等。
|
目錄:
|
序
导论
第一节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二节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研究思路和构架
第一章批判的原因探析
第一节批判思想的起源
第二节对科学与启蒙精神的反思
第三节对现代性的反思
第二章对“元叙事”的批判
第一节现代性与“元叙事”
第二节科学、启蒙精神与“元叙事”
第三节对“元叙事”的批判
第三章对科学与理性的批判
第一节对科学的批判
第二节对理性的批判
第四章对主体性的瓦解与人的解构
第一节主体性:现代性的确证原则
第二节对主体性的批判
第三节现代人:从诞生走向死亡
第五章后现代主义批判所遭遇的批判
第一节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论战
第二节后现代批判所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对后现代主义批判的反思
第一节批判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批判的局限
第七章后现代主义批判的中国影响
第一节后现代主义在中国
第二节批判对中国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