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近三十年新中国史研究前沿问题
》
售價:NT$
500.0

《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
售價:NT$
449.0

《
纯粹·破壁与神游
》
售價:NT$
418.0

《
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新版(小学《论语》,大学《春秋》代表中国精神的政治哲学至高圣典。得到近80万总订阅主理人熊逸代表作)
》
售價:NT$
449.0

《
女人们的谈话(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最佳改编剧本奖 原著!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简直是《使女的故事》现实版!”)
》
售價:NT$
286.0

《
忧郁的秩序:亚洲移民与边境管控的全球化(共域世界史)
》
售價:NT$
653.0

《
一周一堂经济学课: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
售價:NT$
500.0

《
慢性胃炎的中医研究 胃
》
售價:NT$
3050.0
|
編輯推薦: |
书中有的内容让人捧腹大笑,有的地方让人眼眶湿润,有的创意让人拍手称赞,有的态度让人肃然起敬。如果建筑业是这个喧嚣年代里美艳的模特,那这本书是让大众看到浓妆之下那张素颜的脸:不是精致,而是迷人!
|
內容簡介: |
长期以来,建筑学是个脱离大众的学科。大众的普世认知和专业界自己的定位是有偏差的。本书通过七篇建筑背后的人和事,讲述了一位建筑师年轻时代的“奋斗”故事、喜忧参半和有血有肉的职业经历。采用非专业化的语言,呈现出这位特别的建筑师在生存和社会责任感之间的挣扎。
|
關於作者: |
张佳晶,毕业于同济大学。
职业建筑师、职业城市规划师、上海交大客座讲师、上海市规委专家。
高目建筑设计工作室创始人、“乐彼”咖啡店老板、业余策展人、业余围棋高手、业余歌手。
业余作家,豆瓣id:LP_MASTER ,出过一本小说。
设计过众多建筑作品、参与过众多艺术展览、操作过众多研究项目。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有趣的人、两只萨摩耶的粑粑。
男,41岁。
|
目錄:
|
之一 渔歌
之二 塞纳维拉
之三 新江湾城 邻里中心
之四 三桥
之五 青年保障住宅
之六 德富中学
之七 ……
后记 之一
后记 之二
|
內容試閱:
|
在创办设计公司的初期,住宅设计占到业务的主要部分,原因其实非常必然与简单:政府投入的公共项目一般落不到当年名不见经传的我们头上,而聪明的开发商会很好地利用我们这些性价比很高的小设计公司。
在2008年以前,我们基本上都是设计中高端的居住项目以及类似WK这样的大型开发商的前期研究,涉及的项目并没有摆脱当时那个房地产大好的年代而主要都是为富人服务,因为我们也没有超越社会的能力——几乎没有人可以超越社会地活着,尽管你知道你生活在一个嚣张的社会里,可依然无济于事。
然后我设计了无数自己买不起的房子,也曾沾沾自喜地炫耀我的房子比隔壁卖贵了两千块,也曾经鄙视那些在跟我谈豪宅的时候说厨房7平方米够了的老专家。我那时候基本上觉得主卧室没有25个平米的净面积根本不是人住的(不算厕所、更衣什么的),300平米的房子也就只有三个卧室,还得省着点设计。
2004年,我们公司开始进入居住研究阶段。主要是觉得自己设计住宅的水平已经很牛了,对当下的一些住宅设计现状(包括法规)非常不满,并对在中国很容易形成的单一化住宅设计模式表示愤慨。但是苦于无法像外交部那样对不满和愤慨提出严正声明及强烈抗议,那么无法外交只好内交,就开始自己在工作室内部进行特型住宅及住区发展的可能性研究——比如我对当时的时髦概念如空中花园、造镇、小户型、新城市主义、住宅节能的兴趣浓厚,当然这些研究都是很局部和片面的,难以有理论支撑及自成体系——但是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对“一定不”的事情说“不一定”了。
公司项目不忙的间隙,一些粗浅片面的研究成果陆续出台,然后大家想弄成一本集子。一次下午茶的机会让一个台湾朋友给参与起个名字,他看到我们的语言和图纸都不像传中的建筑师应有的学院派而且毫无主题,就说叫HOUSE CHATTING吧。Chat这个单词还是开始上网聊天的时候学的,觉得很贴切,于是就在后来的几年里连做了两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