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是时代的孩童:陀思妥耶夫斯基随笔选
》
售價:NT$
484.0

《
捡来的瓷器史(2024年“最美的书”,从偶然捡到的古瓷碎片中发现中国瓷史的重要瞬间)
》
售價:NT$
869.0

《
非人哉官方设定集(2024版)
》
售價:NT$
924.0

《
高句丽与拓跋鲜卑国家起源比较研究(欧亚备要)
》
售價:NT$
539.0

《
谈判力:谈判无处不在+谈判从说不开始(套装2册)
》
售價:NT$
306.0

《
常见病特效穴位速查
》
售價:NT$
179.0

《
我的人生哲学:我对这个世界没什么好说的
》
售價:NT$
245.0

《
此去经年:林徽因自传式独家心灵告白
》
售價:NT$
254.0
|
內容簡介: |
本书收入张永和回国后十几年间所作的随笔三十三篇,涉及内容广泛,包括建筑与文化、文学、艺术等,更多的是关于空间问题的独特思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文笔具有独到的“文学性”,这是其他当代中国建筑师所缺少的。
本书为作者随笔的第一次结集,收入的文章,绝大部分已在国内外一流专业刊物上发表,并引起广泛的关注,其中两篇长文曾发表于《读书》。书中配有部分作者创作的设计草图和漫画,颇有趣味。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城市问题的关注,建筑文化类图书也日益受到读者的欢迎而逐渐畅销,但受知识结构与文化积累的局限,真正有分量的作品并不多见。作者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空白,因为它不再是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扫描式阐述,而是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对建筑问题进行了文学式的解读。
增订版增加了三篇文章,即《第三警察局》、《设计“谋”》、《问题建筑》。这是作者近几年的作品。
|
關於作者: |
张永和,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主任,非常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2005年出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成位第一位执掌美国建筑研究重镇之牛耳的华裔人士。
|
目錄:
|
写作文
自行车的故事
窥视剧场——实地考察
匡溪行
四间房——单身公寓
书房——建筑师会所
泰山和克里斯托的启示——环境艺术的意义
四函评译黄士钧评译
蒲公英面店——概念性物体
马达客栈
后窗
烟斗——概念性物体
过程思想
垂直玻璃宅
幼儿墙园
策划家居 附:英文原文
十二月令
园/宅
文学与建筑
坠入空间——寻找不可画建筑
时间城市,又及超薄城市 附:英文原文
文学与空间
平常建筑
设计逻辑
建筑改变我们
小城市
向工业建筑学习 张永和+张路峰
基本建筑动词化
关于建筑教育
浮出空间 附:英文原文
物体城市 又名:欲望城市附:英文原文
向现实学习
第三种态度
我的红楼梦,或三考
问题建筑
设计:“谋”
第三警察局一一场全球化的荒诞
补记
|
內容試閱:
|
自行车的故事
保尔州立大学。进入罗德尼·普雷斯Rodney
Place教授名为“不定性实验室”的工作室。
罗德尼出的作业题目是:使用、滥用、错用。要求观察现实中体现这三者的事物。
我选了自行车。开始毫无头绪,直到一天晚上罗德尼兴奋地把我叫出工作室:一群孩子在街头骑一种小轮子自行车,借地形地物做各式惊险的跳跃。通过骑车,一种借助器械的人体运动,他们想象力丰富地滥用、错用了建筑物:台阶、坡道、路椅、横在停车场中的水泥路障,使它们转化为一处处游戏的险要。我开始跟踪他们,带着一架带马达的照相机。
和孩子们交谈。对一成不变的专门游戏场,他们没兴趣,他们需要不断地创造新的游戏场。他们是建筑师,但不设计、不建造,而是通过运动或使用包括滥用、错用促使建筑元素发生质变,城市空间重新组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