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为学习而设计:以任务驱动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
售價:NT$
347.0

《
近三十年新中国史研究前沿问题
》
售價:NT$
500.0

《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
售價:NT$
449.0

《
纯粹·破壁与神游
》
售價:NT$
418.0

《
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新版(小学《论语》,大学《春秋》代表中国精神的政治哲学至高圣典。得到近80万总订阅主理人熊逸代表作)
》
售價:NT$
449.0

《
女人们的谈话(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最佳改编剧本奖 原著!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简直是《使女的故事》现实版!”)
》
售價:NT$
286.0

《
忧郁的秩序:亚洲移民与边境管控的全球化(共域世界史)
》
售價:NT$
653.0

《
一周一堂经济学课: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
售價:NT$
500.0
|
內容簡介: |
本研究从哲学、社会学的视野审视风险社会的发展,梳理和分析了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特点和局限。本稿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部分是绪论。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系统地考察了西方学者对风险问题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形成渊源和思想溯源。第二部分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的分析构架,对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与分析。第三部分在前两个部分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析和批判风险社会理论,深刻理解和分析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的世界风险社会,指出了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贡献和局限性。第四部分运用影响分析的方法,进一步就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产生的积极影响及消极影响进行了分析,认清中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及现存的社会风险与不和谐因素,为我们认识风险、理解风险、化解风险、超越风险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最后一部分探讨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对当代社会和人们的启示。发挥理论思维的先导性和超越性,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进行引导和帮助,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和风险做出有效地预测和防范。
|
關於作者: |
林丹,1982年生于辽宁大连。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哲学系讲师。东北大学学士(2005)、大连理工大学硕士(2007)、博士(2010)。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及其影响。在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要著作有:《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及其影响》(合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式专题教学教师用书》(合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百题问答》(合编)。
|
目錄:
|
丛书总序
导言
第一章绪论
一、乌尔里希·贝克其人其说
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形成渊源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内容与创新点
第二章风险与风险社会
一、风险及风险社会的概念
二、风险社会的分类
三、风险社会的特征
第三章全球化与风险社会
一、风险的恒久性与全球扩展
二、全球化社会风险的现实景观
三、世界风险社会的困境
第四章风险社会的具体表征
一、风险分配逻辑取代财富分配逻辑
二、个体化进程中的高风险
三、科学去神秘化与政治有组织不负责任
第五章风险社会解决方案之一:反思现代性
一、现代性的重估:反思现代性的缘起
二、通向新现代性之路:反思现代性的自我诊断
第六章风险社会解决方案之二:世界主义
一、视角的转换:世界主义的构想
二、世界主义理论的建构
第七章关于风险话题的理论对话
一、对现代性的反思
二、动力机制问题
三、风险社会的认知
四、超越民族国家问题
五、策略回应
第八章贝克风险社会理论评析
一、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特色
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反思
三、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启示
四、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局限
第九章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一、风险社会理论在中国产生影响的条件
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对中国的积极影响
三、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对中国的消极影响
四、从风险社会理论在中国看影响的特征
第十章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当代意义
一、从主导与多元的辩证关系角度增强理想信念
二、从个体与社会的辩证关系角度增强思想道德素质
三、从全球与国家的辩证关系角度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