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混凝土弹性与粘弹性多尺度理论
》
售價:NT$
857.0

《
别害怕冲突 高情商处理冲突避免情绪化反应 揭秘冲突背后的复杂原因
》
售價:NT$
301.0

《
从敦煌到撒马尔罕 汗青堂丛书002
》
售價:NT$
551.0

《
梁衡给孩子的365堂作文课(孩子听得懂、学得进、用得上的大师级作文课)
》
售價:NT$
1316.0

《
天工雕画:中国经典壁画线稿描摹大全(全4册)
》
售價:NT$
1010.0

《
凤梨科植物的分类、鉴赏与应用
》
售價:NT$
2285.0

《
《野草》意会
》
售價:NT$
500.0

《
格外的活法
》
售價:NT$
403.0
|
編輯推薦: |
李志编著的《马克思的个人概念》对马克思的个人概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第一部分概述马克思哲学的总体方法和总体对象,为论述马克思的个人概念提供总体上的理论背景;第二部分立足于马克思自身的思想史,在梳理其个人概念的发展变化的基础上,阐述这一进程的内在逻辑,并完整地勾勒出马克思个人概念的描述意义;第三部分从规范意义的角度,阐述了马克思向我们所勾勒的一种朝向未来的、个人完满存在的可能性状态;第四部分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谈谈马克思个人概念的现代处境问题。
|
內容簡介: |
个人的个体存在以及个人的自由与幸福,在马克 思的哲学中真的无足轻重吗?李志编著的《马克思的 个人概念》对这一问题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主张“个 人”不仅是重构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一把钥匙,而且也 可能成为重新阐释整个马克思哲学的一把钥匙。从早 年斗志昂扬地为“偶然性”和纯粹的个体意识做出系 统的论证,到晚年科学缜密地批判“物化的社会关系 ”和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原子式的个人,马克思从未放 弃关于“个体存在”与“社会存在”这对矛盾的思索 与解决,并最终确立了“现实的个人”是理解整个人 类社会的基石这一经典命题,《马克思的个人概念》 从而也为未来的人类解放指明了道路。
|
關於作者: |
李志,1977年生,河北盐山人,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主要致力于马克思人学、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历史唯物主义、李达女性理论等领域的研究,曾在《哲学研究》、《天津社会科学》、《山东社会科学》、《东岳论丛》、《江汉论坛》等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
目錄:
|
导言
第一部分 总论:辩证法与历史
第一章 作为方法论原则的辩证法
一、黑格尔的辩证法
二、维柯的历史哲学方法
三、孔德的科学社会学方法
四、马克思的辩证方法
第二章 作为总体对象的历史
一、马克思反对的历史观
二、马克思坚持的历史观
三、马克思哲学不仅仅是一门历史科学
第二部分 马克思个人概念的历史与逻辑
第三章 青年黑格尔派语境中的个人概念
一、青年黑格尔派的共同基础
二、原子式的“个人”
三、作为市民的“个人”与作为公民的“人”
第四章 异化理论中的个人概念
一、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
二、人的类本质与异化劳动
三、“类”尺度中的个人概念
四、来自施蒂纳的批评
第五章 历史视野中的个人概念
一、“感性”、“活动”与“感性活动”
二、“个人”的历史规定性
三、全面物化中的“个人”
第六章 个人概念与马克思哲学
一、“个人”:马克思哲学的主题之一
二、“个人”:马克思哲学与其他西方哲学的分界线
第三部分 马克思个人概念的规范意义
第七章 作为解放理论的马克思哲学
一、从宗教批判到政治经济学批判
二、从三大解放到共产主义
第八章 基于种种批判的个人解放
一、针对个人的种种批判
二、个人的解放与自由
第四部分 马克思个人概念的现代处境
第九章 后世的理论回应
一、晚期资本主义批判与马克思人类学的当代研究
二、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人学研究的兴起或复兴
第十章 马克思个人概念研究与中国的现代化
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二、所有权变革与个体自由
三、文化变革与个体意识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