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民法典·婚姻家庭继承注释书》(家事法专用小红书,一书尽揽现行有效办案依据:条文释义+相关立法+行政法规+地方立法+司法解释+司法文件+地方法院规范+权威案例,麦读法律54)
》
售價:NT$
607.0

《
地中海四千年
》
售價:NT$
857.0

《
君子至交:丁聪、萧乾、茅盾等与荒芜通信札记
》
售價:NT$
316.0

《
日和·缝纫机与金鱼
》
售價:NT$
194.0

《
金手铐(讲述海外留学群体面临的困境与挣扎、收获与失去)
》
售價:NT$
347.0

《
五谷杂粮养全家 正版书籍养生配方大全饮食健康营养食品药膳食谱养生食疗杂粮搭配减糖饮食书百病食疗家庭中医养生药膳入门书籍
》
售價:NT$
254.0

《
七种模式成就卓越班组:升级版
》
售價:NT$
296.0

《
主动出击:20世纪早期英国的科学普及(看英国科普黄金时代的科学家如何担当科普主力,打造科学共识!)
》
售價:NT$
403.0
|
編輯推薦: |
◆沈从文被迫放弃文学创作,后半生数十年文化、艺术、考古、鉴赏、收藏·文物研究的心血之作。
◆沈从文常年与文物为伴,结合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而总结出的经验,以及很多极有见地的观点,值得历史文化、文物爱好者借鉴。尤其是他从美学角度来品鉴,教会我们欣赏文物之美,这可说是文物鉴赏、收藏的必读书,更是美学熏陶的必读书。
◆把中华几千年文物,借大家之眼,看一个遍。
◆美图美文,提点书画风格传承脉络,呈现中国古代书画神韵。
◆美图美文,大家经典之作,名家陆智昌设计,装帧典雅,既便携带,也宜珍藏。
◆我从这方面对于这个民族在一段长长的年份中,用一片颜色,一把线,一块青铜或一堆泥土,以及一组文字,加上自己生命作成的种种艺术,皆得了一个初步普遍的认识。由于这点初步知识,使一个以鉴赏人类生活与自然现象为生的乡下人,进而对于人类智慧光辉的领会,发生了极宽泛而深切的兴味。
--沈从文
|
內容簡介: |
著名文学大家沈从文1949年以后转行做了历史文物研究专家,把满腔爱与美的热忱投入到六千年间中华文物上,专注地和坛子、罐子、绸子、缎子打了近四十年交道,对文物的鉴赏和积淀的艺术观同样是大师级的。本书是"沈从文说文物"系列中的一本,收录了沈从文有关书画类的考古鉴赏文章。这些文章从传世书画名作出发,以小见大,如点将一般,将历代书画大家的风格提点评论,绘出一幅中国古代书画艺术风格流变图,见解独到,颇有启发。
|
關於作者: |
沈从文(1902-1988)
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湖南凤凰人,苗族。早年投身行伍,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尝试用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1949年以后,改行文物考古,在文物研究上,他坚持以实物为依据,综合材料、形制、纹样的发展与联系,走自己独特的研究道路,成为新中国文物鉴赏与文物研究的先驱者,取得了堪与自身文学成就比肩的卓越成果。
|
目錄:
|
我为什么始终不离开历史博物馆
谈写字(一)
谈写字(二)
读展子虔《游春图》
谈谈《文姬归汉图》
春游颐和园
北京是个大型建筑博物馆
|
內容試閱:
|
书画到宋代后,有了极大变化,说坏处是去传统标准日远,说特色是敢自我作古。"经生体"的稳重熟练把握不住,虞欧褚颜的创造天赋也都缺乏。试用代表这个时代的苏黄米蔡作例,就可知道这几个人的成就,若律以晋唐法度规模,便见得结体用笔无不带点权谲霸气,少端丽庄雅,能奔放而不能蕴藉。就中蔡襄楷书虽努力学古,也并不成功。米书称从兰亭出,去兰亭从容和婉可多远!若遇游山玩水,探胜访奇,兴会来时,攘袖挥毫,摩崖题壁,草草数行,尚有些动人处。函简往还,叙述家常琐事,跋赞法书名画,间或记点小小掌故,也留下些妙墨佳书。至若一本正经的碑志文字,四家实少佳作。苏书《罗池庙碑》,蔡书《荔枝谱》、《万安桥记》,都笔不称名。黄书做作,力求奔放潇洒,不脱新安茶客情调。恰如副官与人对杯,终不能令人想象曲水流觞情景也。米书可大可小,最不宜中。一到正正经经来点什么时,即大有不知如何做手脚的急窘。此外,理学大儒,馆阁词臣,元勋武将,词人骚客,也留下许多作品,如王安石、司马光、文彦博、韩绛、朱熹、吴琚、范成大、陆游,大多数可说字以人传,无多特别精彩处。其中倒还是范成大和陆游、朱熹较好。即以四大家而论,米称俊爽豪放,苏称妩媚温润,黄号秀挺老成,蔡号独得大王草法,其实则多以巧取势,实学不足,去本日远。即以对于艺术兴趣特别浓厚赏鉴力又极高之徽宗皇帝而言,题跋前人名迹时,来三两行瘦金体书,笔墨秀挺自成一格,还可给人一种洒落印象。写字一到二十行,就不免因结体少变化而见出俗气,难称佳制。《墨庄漫录》称:
海岳以书学博士召对。上问本朝以书名数人。海岳各以其人对,曰:"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少逸韵。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上复问:"卿书如何?"对曰:"臣书刷字。"
倪思评及宋贤书时,也有相似意见。大米虽有痴名,人实不痴,对于自己一笔字,平时倒看得极重。
其实论到宋代几个有名书家笔墨长短时,这种应对可谓相当准确,并非完全戏谑。说宋人已不能如虞欧褚颜认真写字,并不为过。
宋人虽不长于认真写字,可是后世人作园林别墅匾对,用宋人字体写来,却还不俗气,照例可保留一种潇洒散逸情趣,容易与自然景物相衬。比之傻仿颜柳字体少市侩气,呆仿六朝碑少做作气。就中米苏字体,在卷轴上作一寸以内题识时,如吴琚与吴宽,笔墨尽管极力求脱俗,结果或者反而难免八分俗气。成行成篇还看得去,一个一个裁下看,简直不成东西!可是若把字体放大到一尺以后,不多不少来个三五字,却雅韵欲流,面目一新。然放大米书容易,放大苏书似不容易。因此能作大字米黄体的有人,作苏书的世多不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