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祠堂与教堂:中西传统核心价值观比较研究(第3版)
》
售價:NT$
551.0

《
极简德国东方看世界·极简德国史
》
售價:NT$
347.0

《
舌尖上的中国新编视频版营养师妈妈教你做婴幼儿餐
》
售價:NT$
296.0

《
Scratch创意编程进阶:多学科融合编程100例
》
售價:NT$
500.0

《
纯粹·一枕书梦
》
售價:NT$
367.0

《
新版-零基础茶艺入门
》
售價:NT$
179.0

《
创业思维:从0到1的实战笔记
》
售價:NT$
356.0

《
家庭财富管理指南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亚洲的地中海:13-21世纪中国、日本、东南亚商埠与贸易圈》涉及了众多学科——政治经济学、历史地理学和国际关系学,探索了历史与当代,亚洲与欧美经济形势之间紧密的联系,讲述了亚洲特别是中国是如何回归到世界经济的中心位置。《亚洲的地中海:13-21世纪中国、日本、东南亚商埠与贸易圈》分析地中海贸易联盟的成功范例后将目光转到东方亚洲,通过对东西方经济的对比,对亚洲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的分析,科学地预见了亚洲海上贸易的发展方向,同时指出了亚洲经济发展的障碍,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全书以历史般的叙述方式,全景式地为读者展现了亚洲尤其是中国海上贸易的发展历程和前景。
|
內容簡介: |
名人推荐
这本透彻的专著,出色地综合了新兴的全球环境下的东西方海洋世界。吉普鲁教授将自己关于全球海洋的历史研究与关于亚洲的区域经济研究相结合。他还富有想象力地创造了“东亚经济走廊”这一地理概念,特指海参崴至新加坡之间的海洋区域,包括中国、日本和东南亚,从而将海洋与沿海港口城市之间的历史交互进行了整合。作者开启了从全球视角考察亚洲的新开端,同时,也提醒我们注意东西方之间无法比拟的联系。
——滨下武志,日本东京大学
《亚洲的地中海》引人入胜地分析了21世纪之初东南亚新兴强大跨国经济区域的迅速崛起。本书利用广泛的多学科史料与现代资料,通过回顾16世纪晚期以环地中海和波罗的港口为中心的同类进程,系统地探索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释和理解现代版经济全球化的方式、原因和途径。
——彼得·丹尼尔斯,英国伯明翰大学
弗朗索瓦·吉普鲁对亚洲经济体系的历史进行了广泛而全面的描写。他依照布劳代尔的学说,进行了充满洞察力且跨度非常长久的详细描绘。吉普鲁通过多年的工作积累,阐明了一个新的中国,一个不再基于陆地。面向内地的中国,一个逐渐走向海洋的世界强国。
——克里斯托弗·豪,伦敦大学
|
關於作者: |
作者:(法国)弗朗索瓦·吉普鲁(Fraancois Gipouloux) 译者:龚华燕 龙雪飞
弗朗索瓦·吉普鲁(Fraancois Gipouloux)教授为研究中国经济的专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先后毕业于巴黎第七大学、北京语言学院、北京大学,曾任法国驻中国大使馆商务副专员、香港特区法国现代中国研究中心(CEFC)研究员等多项职务。目前主持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CNRS)与东京大学共同支持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比较方法》研究计划,同时也负责法国国家研究署(ANR)支持的《东亚与东南亚的国际贸易中心》研究计划。已出版的书籍有:《19与20世纪的东亚》《衰退的日本?》《迈向市场经济的中围:改革时代的长征》等。
|
目錄:
|
前言
导言:欧洲与亚洲的“地中海”
第一部分两种无边界的扩张模式:欧洲的地中海
第1章地中海与全球扩张
第2章远程贸易与城市主权:海上共和国时期地中海的竞争模式
第3章汉莎同盟:波罗的海的合作模式
第二部分亚洲地中海的早期概貌:朝贡贸易占主导地位
第4章亚洲贸易王国与独立城市实体:7世纪至17世纪
第5章亚洲贸易的组织:政府垄断的重要性
第6章朝贡贸易与非官方贸易
第7章日本在亚洲内部贸易的地位:抵制中国的主导权
第8章亚洲海洋体系
第三部分西方贸易网络与亚洲贸易网络的交叠
第9章欧洲扩张还是亚洲的吸引力
第10章被迫开放与通商口岸
第11章亚洲贸易网络的国际化
第四部分再全球化时代:亚洲地中海的重生
第12章中国沿海城市面临全球化挑战
第13章东亚制造带
第14章香港与上海:中间商之间的竞争
第15章亚洲各物流中心之间的竞争
第16章香港、上海或北京:何处将成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
第五部分亚洲地中海和国家主权的挑战
第17章跨国区域和东亚经济走廊:亚洲地中海
第18章亚洲地中海和中国经济空间重塑
第19章地方保护主义和贸易战:中国的市场分割
第20章中国的影响力基础转回海洋
结论
|
內容試閱:
|
是应该购买、雇用、自己生产,还是该组建合作伙伴?任何被视为非关键的成分均采用外包。因为,现在实际上可以购买一家企业成功运作的一切职能:关于商业品牌的咨询、工程师、金融分析师、数据库专家。软件平台被建立起来,以确保获得所有必要的法律授权。
运输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降低了交易成本进而导致了对外包战略的重视。信息曾经是不惜一切代价在企业内部保存的稀缺资源,如今,任何配备计算机和ADSL连接的雇员都能获得。由于传统的界限被打破,企业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将非核心业务委托给他人。
即使现在可以从网络上低成本地获得成千上万的工程师、金融分析师、市场专家和建筑师,但协调这些跨越数十个国家、处理海量数据的平台仍然存在困难。这里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虚拟企业内管理看不见的雇员。
导致外包战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首先是全球化,它使企业能够进入新的市场并参与随之而来的竞争;其次还有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改变:信息技术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国际贸易。
价值迁移还与工业化国家的人口演变相联系:移民仅仅部分弥补了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降低造成的空白,高企的社会福利成本,诱使企业招募海外劳动力(而非国内劳动力)来代替离职的老员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