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俄罗斯书简

書城自編碼: 243002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外国随笔
作者: 泰戈尔 著 董友忱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06075206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7-01
版次: 1 印次: 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19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不内疚也没关系:与不成熟父母设立健康的边界
《 不内疚也没关系:与不成熟父母设立健康的边界 》

售價:NT$ 352.0
爱的觉醒
《 爱的觉醒 》

售價:NT$ 398.0
美第奇金融家族——金钱、艺术与权力
《 美第奇金融家族——金钱、艺术与权力 》

售價:NT$ 305.0
古味风华录:打捞历史深处的饮食细节
《 古味风华录:打捞历史深处的饮食细节 》

售價:NT$ 347.0
AIGC革命 :新时代技术变革与场景赋能
《 AIGC革命 :新时代技术变革与场景赋能 》

售價:NT$ 352.0
大学问·当代自由意志导论(写给大众的通俗导读,一书读懂自由意志争论。知名学者徐向东精心翻译。)
《 大学问·当代自由意志导论(写给大众的通俗导读,一书读懂自由意志争论。知名学者徐向东精心翻译。) 》

售價:NT$ 347.0
(格式塔治疗丛书)进出垃圾桶
《 (格式塔治疗丛书)进出垃圾桶 》

售價:NT$ 449.0
趋势交易(原书第2版)
《 趋势交易(原书第2版) 》

售價:NT$ 454.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190
《外国名家散文丛书:泰戈尔散文选》
+

NT$ 232
《访苏归来》
+

NT$ 252
《赤都心史》
+

NT$ 298
《诺奖得主人文译丛:生之实现(融合东西方诗学、哲学的核心,揭开》
編輯推薦:
上个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叶,资本主义弊端凸现,法西斯主义抬头。1930年秋,应苏联政府的邀请,泰戈尔对苏联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朝觐”式的访问。他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家。这让他又惊讶,又欢喜。他看到苏联各阶层人民群众的觉醒和建设新生活的高涨热情,看到了苏联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的新型的民族关系,看到了苏联在惠及广大民众的普及教育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些都是他长期以来“一直向往的东西”。泰戈尔常常拿这一切与印度加以比较,他迫切希望用“俄式革命”来救治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希望从中找到一些“济世良方”。全书完整记录了他对社会主义的真实感受。
內容簡介:
1930年,泰戈尔已是年近七旬的老人了,而且健康状况一直不好,常常患病。就在这一年的金秋时节,泰戈尔应邀访问了苏联。在访苏期间和经由欧洲前往美国的途中,泰戈尔先后给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写了14封信,向他们讲述了自己对苏联的种种印象和真实的感受。
關於作者: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近代著名作家、诗人、哲学家。少年时代即开始文学创作,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他涉足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等。
目錄
柔和而犀利的目光
柔和而犀利的目光
—— 泰戈尔和他的红色朝觐(代译序)
俄罗斯书简
终结
附录
致村民们
农村服务
一位朝鲜青年的政治观点
大英帝国的恐怖
內容試閱
我终于来到了俄罗斯。我在这里所看到的一切,简直令人惊叹不止。这个国家与任何别的国家相比,毫无相似之处。这里的一切完全是另一种景象。他们不加区别地唤醒了全体人民。

自古以来,人类文明都是靠一群不出名的人来维持的,他们人数众多,而且是负重者;他们没有时间关心自己,只靠国家的一点点财产维持生活。他们吃不饱,穿不暖,很少有受教育的机会,还要为别人效劳;他们付出的劳动比其他人都多,而受到的侮辱也比其他人多。他们遭受着病痛和饥饿的折磨,在老爷们的棍棒和皮鞭下生活。一切舒适的生活福利都和他们没有缘分。他们是文明的灯座,头上顶着蜡烛,笔直地站立着——为那些上层人物带来光明,而在自己的身上却沾有淌下来的滴滴蜡油。

长期以来,我一直在思考着他们的问题,我觉得他们只好如此。如果没有一群人生活在下层,那么,另一群人就不可能高居上层,何况又必须有人生活在上层。如果没有人生活在上层,人类就不会高瞻远瞩;像动物似的生存决不是人类的命运。人类文明就是要更多地获取生活资料。一切优美的文明果实都是在空闲的土地上收获的。为了人类文明,一部分人就应当来保护这种空闲。所以我常常在想,应当尽一切力量来关心那些不得不在社会最底层从事劳动的人们,关心他们的健康、教育和福利,因为他们的生活条件或健康状况都是很差的。





然而,困难的是,只靠怜悯是不可能创造出任何永恒的东西来的;只从外部进行帮助,就会使人逐渐堕落。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才会有真正的援助。无论如何,我是再也想不出更好的解释了。但是如果说,只有让大多数人堕落和丧失人格,文明才会发展——如果认为这种论点是天经地义的,那么,我心里就会产生反感。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