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沉疴:大明最后二十年的十三张面孔
》
售價:NT$
245.0

《
工程机械手册——钢筋及预应力机械
》
售價:NT$
1673.0

《
何以中国·何以大唐:唐帝国与突厥斗争史
》
售價:NT$
398.0

《
自学脉诊:图解《濒湖脉学》
》
售價:NT$
214.0

《
漫画非暴力沟通 好好说话写给孩子的社交话术让你的学习和生活会更加快乐正面管教的方式方法 教会父母如何正确教育叛逆期孩子 用引导性语言教育青少年男孩女孩 帮助孩子拥有健康心理的沟通方法
》
售價:NT$
254.0

《
氢能利用关键技术系列--氢能材料
》
售價:NT$
1826.0

《
(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 理论与实践)构建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研究
》
售價:NT$
500.0

《
匠艺与生活:海南黎族的工艺文化
》
售價:NT$
500.0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法国著名人文主义作家蒙田的作品精选,其中包含了作者对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等多方面的描写和论述,如名篇《论悲伤》《论闲逸》《论恐惧》《论书籍》《论信仰自由》等。全书旁征博引,涉笔成趣,是蒙田作品的经典结集,极具收藏价值和可读性。
|
關於作者: |
蒙田(1533-1592),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人文主义思想家、作家,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主要作品有《蒙田随笔全集》。
|
目錄:
|
人类的品格
论良心?3
论后悔?9
论浮夸?27
论痛苦?31
论残忍?41
论节制?61
论恐惧?66
论坚毅?69
论功利与诚实?72
怯懦是暴虐的根由?93
情感驱使我们追逐未来?106
当心灵缺乏真实的目标时如何转移激情?108
观念的风景
论书籍?113
关于退隐?132
论睡眠?136
论他人之死?139
论盖世英雄?149
论三烈女?158
殊途同归?168
智慧之论
论三种交往?175
论人类行为的变化无常?192
论交谈的艺术?201
对好坏的评价主要取决于我们的主观看法?232
君王的功过应留待后人定论?239
|
內容試閱:
|
论良心
变幻莫测、纷纭复杂是战时局势的常态,仅从外在的表象,比如口音和穿着,我们根本无法分清敌友。再加上如果对方与我们一样恪守同样法律,遵守同一种习俗,呼吸同样的空气,我们就难免会混淆对方的立场。于是我非常担心自己会在一个陌生地方与敌方的军队遭遇,然后不得不被迫向他们交代自己的底细,就此落入生死未卜的境地。因为我曾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在那次不幸的遭遇中,我不但人马俱损,而且敌方的人还残忍地杀害了我精心培育过的一个年轻人——一名意大利宫廷侍从贵族,他那似锦的前程也随着他的生命一起消散了。在内战时期的一次旅途中,我与我的兄弟勃鲁斯领主遇见一位风度卓然的贵族,由于他非常善于掩饰自己的身份,所以我们在很长时间都不知道他是属于我们敌方阵营的人。
不过这位贵族在日常的生活中却显得不够镇定从容,他每次遇见人骑马从他的身边经过,或者穿越于国王统御的城市,他都会战战兢兢、惊慌失措。后来我终于了解了他的恐惧是出自于他内心的不安宁。因为这位年轻人认为,人们通过他的外貌特征以及他大氅上的十字架有可能识别出他内心的隐秘意图。良心竟有如此强大而奇妙的力量!使我们改变初衷、莫衷一是的可能是良心,使我们坚定不移、始终如一的也可能是良心。良心可以使我们忘却恩怨情仇,也可以使我们浴血奋战;当我们违背人类真善美的终极目标时,即使没有外在律法的审判,我们的良知也会鞭笞我们、追逐我们、对我们的罪恶进行惩罚:
它用一根无形的鞭子抽打我们,充当我们的法官。原文为拉丁文。
——尤维纳利斯
这是一则家喻户晓的故事:一位叫做贝苏斯的帕奥尼人曾经犯了弑父罪,不过这桩罪行设计得滴水不漏,实施得也干净利落,因此很长时间内没有人知晓个中的细节。事隔多年后的某一天,当有人指责贝苏斯说他故意用竹竿把一窝小鸟从树上的鸟窝里戳下来统统弄死了,他在为自己反常行为进行辩护时却露了马脚。他申辩说自己做得很在理,因为这些小鸟成日叽叽喳喳,不停地指责他害死了自己的父亲。不为人知的罪恶虽已成为过去,但良心在不停地审判着他,使这个背上沉重赎罪包袱的人不由自主地泄露了深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好在最终的惩罚会令他如释重负。
柏拉图认为,惩罚会紧紧追随在罪恶的后面;希西厄德对柏拉图的说法作了一个纠正:他说惩罚与罪恶是相伴而生的——惩罚与罪恶始终如影随形。谁在逃避惩罚,谁就正在受惩罚;谁犯了罪,惩罚也绝不会对他网开一面。给心怀恶意的人带来痛苦的正是他自己的恶意!
就犹如胡蜂一样,虽然它们刺伤了人,但是自己受害更深,因为它们从此失去了自己的刺和生命的力量。受罪恶伤害最多的人不是受害者,而是犯罪的人!原文为拉丁文。
它们在伤人的同时削弱了自己的生命力量。原文为拉丁文。
——维吉尔
斑蝥身上会分泌一种解毒素来中和自身的毒液,这是顺乎于自然界相克相生的规律的。所以,即使人们在作恶时会产生一种快感,但是在良心上也会适得其反,引起许多思绪和悔意,从而产生出一种对自己的憎恶感,而这种憎恶感不论在睡梦中还是在清醒时都会折磨着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