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密尔顿关于制造业的报告
》
售價:NT$
347.0

《
开放科学:人工智能时代的呼唤
》
售價:NT$
505.0

《
武器化的知识:国联、自由秩序和软力量的使用
》
售價:NT$
403.0

《
大马士革:刀锋下的玫瑰(方尖碑)
》
售價:NT$
607.0

《
造脸:整形外科的兴起(医学人文丛书)
》
售價:NT$
398.0

《
理由至上
》
售價:NT$
602.0

《
千秋堂丛书003:南渡之君——宋高宗的踌躇与抉择
》
售價:NT$
449.0

《
中国丝绸艺术大系·中国丝绸博物馆卷(明清)
》
售價:NT$
4998.0
|
編輯推薦: |
1. 黑客(hacker),并不是指非法入侵网络的破坏者,它的本意是指能在计算机上创造艺术与美的人。近年来,从硅谷Facebook对“The Hacker Way”(黑客之道)的极力推崇,到“hackathon”(黑客马拉松)在顶尖程序员和科技爱好者之间的盛行。都意味着,代表着创新、自由、分享与开放的黑客文化的回归与重新流行。
2. 黑客史就是一部计算机史。史蒂夫?沃兹尼亚克、比尔?盖茨、理查德?斯托曼、马克?扎克伯格等著名黑客的传奇个人史,见证了个人计算机革命、开源运动、硅谷互联网商业的发展,而新涌现的“生物黑客”、“创客”等黑客精神的继承者,将引领着技术的未来。
3. 天才黑客、信息自由的捍卫者、被誉为“互联网之子”的Aaron Swartz的意外逝世,让人们重新思考互联网前进的方向,在任何一个时代,黑客都将挑战主流观念,促进人们反思。
|
內容簡介: |
极客文化的源头是黑客文化,极客精神的精髓在于黑客精神。本期《离线黑客》以“遗产”专栏开篇,讲述了“黑客的诞生”以及乔布斯和家酿计算机俱乐部的故事。专题用四篇文章详细介绍了黑客文化在当下的新发展:利维重访技术巨头和理想主义者、生物黑客破解DNA生命密码、亚伦斯沃茨推动“信息共享自由”,以及技术批评家对DIY创客和政治社会本质的反思。无论是生物黑客和DIY创客的实践,还是亚伦斯沃茨的抗争,都是黑客精神在当代的延续。
|
關於作者: |
史蒂文?利维(Steven Levy),曾任《连线》高级作者和《新闻周刊》科技新闻主笔。2014年加入Medium担任科技内容主编。他是七本科技图书的作者,最近一本是In The Plex。他写的《黑客》被评为“过去二十年最佳科技图书”。
弗雷德?摩尔(Fred Moore),政治活动家,个人计算机革命的推动者之一。他是人民计算机公司的活跃成员,并联合创建了家酿计算机俱乐部。年轻的摩尔在伯克利大学的绝食抗议行动影响了之后的60年代学生运动。1997年,摩尔因车祸不幸身亡。
戴尔西亚?里克斯(Delthia Ricks),《纽约日报》资深医学作家,主要涉猎遗传学、癌症、心脏疾病等领域。她的科学和医学写作曾多次获奖,她还为《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发现》杂志供稿。
贾斯汀?彼得斯(Justin Peters),Slate科技记者。他目前正在撰写一部关于亚伦?斯沃茨、版权和自由文化的书。
叶夫根尼?莫罗佐夫(EvgenyMorozov),科技互联网批评家,《新共和》杂志编辑,《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等媒体专栏作家。他从技术、人文和社会的角度去讨论科技对现今世界的影响,以引导人们更理性、更全面地思考科技。代表作《技术至死》。
伯克哈特?比尔格(BurkhardBilger),《纽约客》资深专栏作家。比尔格专注于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写作,曾供职于《科学》《发现》等杂志,还为《纽约时报》《大西洋月刊》《哈泼斯》供稿。他的作品多次被誉为“最佳科技写作”、“美国最佳科学写作”等。
阳志平,认知科学专家与科学作家,现任安人心智科学总监。2003年创办安人测评至今,2014年联合创办安人心智,致力于测量并提升人类脑认知能力。
陈楸帆,新锐科幻作家。2013年,长篇代表作《荒潮》摘得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科幻小说金奖。2014年,中篇《鼠年》入选《美国年度最佳怪异故事》,这是中国科幻作家第一次被选入美国科幻奇幻年选。他的作品现已被翻译成英语、波兰语等广泛传播。
陈一斌,爱范儿副主编。互联网让每个金子都拥有发光的机会。
凯文?凯利(Kevin Kelly),《连线》杂志创始主编,科技作者。著有《失控》《科技想要什么》《技术元素》和《新经济,新规则》等。他还是Cool Tools网站的编辑和出版人。
|
目錄:
|
离线黑客 | 目录
遗产
重访黑客
专题
极客力量
生物黑客的黎明
亚伦斯沃茨:理想主义者
创客“革命”
前沿
自动纠错:无人驾驶汽车离我们还有多远
工具
纳博科夫的卡片
构建写作环境:五十位写作者的工具箱
写作
开光
缓读
三个科技记者的故事
一种消亡的媒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