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福利市场 : 全球基本收入史
》
售價:NT$
403.0

《
我的教育观
》
售價:NT$
403.0

《
小学生就该懂的生活中的经济学
》
售價:NT$
306.0

《
看见三星堆
》
售價:NT$
908.0

《
1517:全球视野下的“奇迹之年”
》
售價:NT$
449.0

《
经纬度丛书·靖康之败:从太原之战到汴京之围
》
售價:NT$
398.0

《
基因密码:生命探秘之旅
》
售價:NT$
403.0

《
AI摄影与后期:高清细节、真实质感创作与商业应用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新基础教育”研究传统的性质、言说方式、三大传统及其贡献,为教育理论工作者及基层教育实践者全面了解“新基础教育”的研究历程及其内在逻辑打开了一扇窗。
|
內容簡介: |
本书基于“新基础教育”近20年的研究历程及其成果,对其研究传统的性质、言说方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分析,并聚焦“新基础教育”的价值观传统、思维方式传统和研究方式传统三大传统,从内外两个层次回答三个问题:一是“新基础教育”形成了哪些研究传统,二是这些研究传统为当代基础教育改革、为教育学重建、为人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什么样的独特贡献,三是这些传统对中国特色和中国经验的贡献是什么。
|
關於作者: |
李政涛(1969.5-)男,江西大余人,出生于陕西西安临潼。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访问学者。浙江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教育人类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教学和研究。现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
目錄:
|
引言:为什么言说“研究传统”\
一、“新基础教育”研究传统的性质\
(一)何谓“研究传统”?\
(二)“研究传统”的存在领域\
(三)“新基础教育”研究的性质\
(四)“新基础教育”研究传统的特殊性质\
二、“新基础教育”研究传统的言说方式\
(一)方法论视野下的“研究传统”\
(二)从“村庄”到“学校”\
(三)“新基础教育”:“在中国”与“在世界”\
(四)转向复调式写作\
三、“新基础教育”价值观传统\
(一)价值观:为什么和是什么\
(二)“生命”:“新基础教育”价值观传统的关键词\
(三)“新基础教育”的核心价值观\
四、“新基础教育”思维方式传统\
(一)关系式思维传统\
(二)整体综合式思维传统\
(三)动态生成式思维传统\
(四)复杂式思维传统\
五、“新基础教育”研究方式传统\
(一)研究的路径与载体传统\
(二)研究过程的传统\
(三)研究机制传统\
(四)评价机制传统\
六、“新基础教育”研究传统的贡献\
(一)在教育学之外\
(二)在教育学之内\
(三)“新基础教育”创造的“新传统”\
参考文献\
后记: 远未完成的学术构想\
|
內容試閱:
|
总序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变革研究”论著系列,是“‘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系列”三套丛书中的第二套,作者均是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和通讯研究员。与第一套以学派基本理论研究为主的丛书和第三套以“‘生命·实践’教育学合作校变革史”为主的丛书相比,本套丛书的鲜明特点是理论与实践深度结合与互生的产物,作者中的大部分是“新基础教育”研究中某一领域的担纲者,在每一“新基础教育”发展阶段所出成果的系列报告中,几乎都能找到他们的名字,他们是我的亲密同道,是新基础教育的共同创造者。我们诚以此套论著系列,纪念“新基础教育”研究20周年,表达我们对中国基础教育学校变革的深切关注和深切思考。
“新基础教育”用自己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造,用研究者自己的生命投入,写出了“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现实版本,尽管其只是一群致力于当今中国教育学发展和学校改革的研究者的研究实践,但因其研究主题与视野和当代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密切关联,我们有理由把它视作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变革研究的组成。当然,它不可能穷尽,更不是唯一,但它在特殊中体现出普遍,呈现出个性,是这个时代的中国基础教育学校改革独特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珍爱它,愿意把它奉献给一切学校改革的志同者,同时随着研究的一次次深入,通过写作也实现着我们自身的理论提升与超越。
丛书共计八本,涉及“新基础教育”的研究传统、课堂教学与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以及教师发展四个重要领域。与以往已发表的相关著作相比,这些论著在视野和深度上有了大的扩展和推进。有关两门学科改革的论著,是作者20年深入课堂研究,不断总结、毕其全部专业积累与修养的提炼,可以说,书中所写的每句话,都是他们体验和思考的产出。《“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是我们为有意向开展新基础教育的学校提供的一本带有观念变革、路径指导和关键节点分析的指导书,旨在让一些学校能在没有我们团队参与的情况下,有一个可参照的“地图”,或称“导航仪”,以便自行探索创造。正在美国作访学研究的彭正梅教授为我们提供了来自异域的参照系。在此,我以主编的名义,向副主编李家成、吴亚萍教授和全体作者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福建教育出版社承担了“‘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系列”中的两套丛书,成知辛编辑认真、细致的敬业精神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此向他和出版社表示深谢!
叶澜
2014年5月2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