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
售價:NT$
449.0

《
纯粹·破壁与神游
》
售價:NT$
418.0

《
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新版(小学《论语》,大学《春秋》代表中国精神的政治哲学至高圣典。得到近80万总订阅主理人熊逸代表作)
》
售價:NT$
449.0

《
女人们的谈话(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最佳改编剧本奖 原著!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简直是《使女的故事》现实版!”)
》
售價:NT$
286.0

《
忧郁的秩序:亚洲移民与边境管控的全球化(共域世界史)
》
售價:NT$
653.0

《
一周一堂经济学课: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
售價:NT$
500.0

《
慢性胃炎的中医研究 胃
》
售價:NT$
3050.0

《
南移:宋代社会中心的转迁
》
售價:NT$
755.0
|
編輯推薦: |
《镜与灯: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是作者对“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总课题的综合与鸟瞰式的把握,是一种结合经典个案对“文学的精神史意义”的深度开掘。用作者在“导言”中的话说就是:“本书作为系列著作的首卷,不仅承担着总述全书内容、思路和写作方式的重任,还要尝试一系列个案研究,从一些作家和作品入手,分析历史上曾深刻地影响了华夏民族精神的心理典型,选取若干意义尚未被发现或一向未引起注意的作家作品,放到民族精神建构的过程中加以考察。”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莫砺锋说这套丛书:“各卷作者都是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有着古典文学研究的深厚积累,在对许多问题的论述中包含着独到的学术见解,提出一些不同于学界定论的看法,这保证了丛书的学术价值。我认为这是一套有价值、有特色的学术论著。”
|
內容簡介: |
本书系刘扬忠和蒋寅主编的“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丛书之一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蒋寅的个人专著。
《镜与灯: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除了具有重要启迪意义的“导言”部分外共分六章,从中国古典文学对华夏民族精神建构的参与、渗透与互动的视角,深入探讨了宗族与个人、时间与生命、自我与社会、心灵与自然、男性与女性、故国与新朝六个专题,着力对“文学的精神史意义”进行了深度开掘。
|
關於作者: |
蒋寅,1959年6月生,江苏南京人。1988年获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早期以唐诗研究为中心,90年代以来主要研究中国古典诗学、诗学史,进行清代诗学著作的考索工作。
|
目錄:
|
导言
一、历史学中的精神史研究
二、文学的精神史意义
三、古典文学研究的精神史取向
第一章宗族与个人
第一节集体无意识的具象化
——作为文学原型的精卫神话
一、精卫神话在唐前的流传
二、唐代文学中的精卫形象
三、精卫形象的特定精神内涵
第二节集体无意识的抽象化
——《诗经》的忧患意识
一、忧患的歌吟
二、忧患意识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三、忧患意识的衍变
四、忧患意识与中国诗歌的感伤传统
第三节宗族意识的分裂和个体意识的苏醒
——心态史上的屈原
一、不可调和的心灵冲突
二、自杀作为生命的一种选择
三、个人与宗族一体化关系的解除
第二章时间与生命
第一节汉魏诗歌中的生命意识
一、生命意识的萌生
二、生命意识的高扬
三、伤悼和纵逸
第二节传统时间意识的三大类型
一、三首诗的时间感觉
二、李白与杜甫的时间意识
三、苏东坡诗中时间意识的变化
第三节在文学中永生
一、“不朽之盛事”
二、“其文在即其人在”
三、“以诗为性命”
四、“文字留传胜子孙”
第三章自我与社会
span style="font-size:12p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