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为何而活:罗素自传
》
售價:NT$
398.0

《
我很可爱,绝对可爱
》
售價:NT$
500.0

《
溺爱之罪
》
售價:NT$
255.0

《
走出无力感 : 解锁生命力量的成长密码(跟随心理咨询师找回积极能量!)
》
售價:NT$
305.0

《
藩屏:明代藩王的艺术与权力(柯律格代表作,一部逆转“边缘”与“他者”的明代藩王物质文化史,填补研究空白)
》
售價:NT$
551.0

《
《史记》纵横新说
》
售價:NT$
305.0

《
放不下的痛:运用脑科学修复创伤的40种方法(神经科学专家带你深入了解创伤背后的脑机制,开启全面康复之旅!)
》
售價:NT$
305.0

《
经典力学的数学方法(第4版)
》
售價:NT$
403.0
|
編輯推薦: |
同系列图书:
《纽约往事》
《东京物语》
《巴黎速写》
《都柏林城事》
《爱丁堡笔记》
作家珀西·H·波恩顿,用一本书的时间挖掘史料,激扬文字,遍观伦敦千年,并铺开一张日益壮大的城市地图。
第一次翻开《笔尖下的伦敦》1913年版纸页泛黄的扫描本时,看见的是一位野心勃勃作家的面孔。
阅读是与他对视的过程,编书一念划过时,虽有片刻惧意,却分明 已被其幻魅之眼牢牢攫获。
我在想,怎样的一种气质能够得上此书,岂不无过于互补、精妙的笔法,与交融、丰腴的思想?
而数名译者的合作,也许恰恰能联合史学与文学两路之人。
|
內容簡介: |
如果说哪本书能将伦敦城魔幻般还原于我们面前,同时还让我们一睹各个历史时期英国文学大家的风采,那就非《笔尖下的伦敦》莫属了。芝加哥大学教授珀 西·H·波恩顿(1875–1946)深入挖掘了英语文化为人们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和文学财富,不仅提供了极富价值的历史和社会背景,而且带领人们遍观千年,从中世纪乔叟勾绘的城墙之下穿越到维多利亚的大都会之中。在他笔下,英国的文坛巨匠乔叟、莎士比亚、弥尔顿和狄更斯等人,一下变得鲜活起来,仿佛随时会从书中走出,亲切地伴着我们一起,穿梭于千年伦敦城的大街小巷之中。正如约翰逊所言:当一个人厌倦了伦敦,他就也厌倦了生命;因为伦敦有着生命中所包含的一切。
|
關於作者: |
珀西·H·波恩顿,美国籍,生于 1875 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后,他在芝加哥大学任英语文学教授近四十年,在英语文学研究方面成就斐然。他著作颇丰,除本书外,还有《前沿再发现》(1931),《文学与美国生活》(1936),《美国与当代小说》(1940)等。
|
目錄:
|
目录
前言
I. 乔叟的伦敦
II. 莎士比亚的伦敦
III. 弥尔顿的伦敦
IV. 德莱顿的伦敦
V. 艾迪生的伦敦
VI. 约翰逊的伦敦
VII. 兰姆和拜伦的伦敦
VIII. 狄更斯的伦敦
IX. 维多利亚的伦敦
X. 当代伦敦
附录
|
內容試閱:
|
在狄更斯对伦敦无休止的批判背后,是他对这座城市深沉的爱恋。大多数土生土长的大都市人都是这样——面对他们的城市,他们永远不能冷静的做出判断,他们会像一个男人迷恋上一个女人那样,丧失所有理智,用最好的词汇来赞美他们的城市。有些人是英裔意大利派,离英格兰越远,爱英格兰就爱的越深。狄更斯可不是他们中的一员。狄更斯在创作《钟声》(The Chimes)的时候,在热那亚居住过一段时间,那时,他写道:“傍晚八点,请把我放在滑铁卢桥上,留下我自己随意漫步。我会一直走回家里,即使气喘吁吁,但仍归心似箭。我就是这样可悲又奇怪,并且不能安定下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