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组织发展OD:出色HR如何做战略和效能分析
》
售價:NT$
356.0

《
大秦帝国全史
》
售價:NT$
1015.0

《
孟浩然(英语世界中的*一本孟浩然传记)
》
售價:NT$
332.0

《
改革年代:美国的工业霸主之路
》
售價:NT$
347.0

《
你愿意,人生就会值得(蔡康永2025新作)
》
售價:NT$
305.0

《
向坐着的人指控爱情
》
售價:NT$
199.0

《
苏格拉底哲学快车:14位哲学家精选一日生活思辨课程
》
售價:NT$
306.0

《
放手的练习
》
售價:NT$
296.0
|
編輯推薦: |
《最美中国文系列》各专集选取的多为这些民国大师们专为少年儿童创作,或适合于少年儿童阅读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中,既有收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的经典散文原文,也有传世的经典小说。这些大师的作品,无一不是具有较高文学水准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佳作,更是无论时代如何更迭反而愈加熠熠生辉的永恒经典!
这套书不仅原汁原味的保留了原作品的精髓,更在每一篇文章后特请有着丰富经验的老编辑和教师撰写赏析,指导孩子提升阅读体验和品位,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领悟到这些文学佳作的精髓。
其次,本套书的插画更是美不胜收。众多国内一流插画师的联袂共奉,唯美清新的风格,非常适合孩子们的审美眼光,带给他们美的享受。
本套书还对偏僻字词进行了注音和解释,让孩子们做到完全无障碍阅读。
|
內容簡介: |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擅长用诗化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其代表作《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多次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本书为先生的作品选集,精选了先生散文以及杂文创作中的精品,让小读者们在这些优美并充满诗意的文字中领略经典的不朽魅力。
|
關於作者: |
朱自清(1898~1948),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长大于江苏扬州。一生中最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时光都在扬州度过,故他又自称“我是扬州人”。
朱自清原名“自华”,取苏轼之诗“腹有诗书气自华”之意,这个名字寄寓着父辈对他读书成才的希望。二十岁时,朱自清“感于家庭经济情况不好,为了惕励自己不随流俗合污,改名自清”,其来源出自于《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另有一字为“佩弦”。朱自清因自感性情迟缓,感于《韩非子》中一个名叫董安于的人因为自己性格偏慢,便佩戴弓弦逼迫自己紧张起来的典故,乃字“佩弦”以自警策。
|
目錄:
|
[ 怀忆篇 ]
背影 3
阿河 8
哀韦杰三君 19
儿女 24
我所见的叶圣陶 34
给亡妇 39
择偶记 46
冬天 50
[ 唯美篇 ]
歌声 55
匆匆 58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61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73
绿 76
白水漈 80
荷塘月色 82
白马湖 87
春 91
看花 94
......
|
內容試閱:
|
荷塘月色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yì)首徐回,兼传羽杯;欋(zhào)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jū)。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