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1517:全球视野下的“奇迹之年”
》
售價:NT$
449.0

《
经纬度丛书·靖康之败:从太原之战到汴京之围
》
售價:NT$
398.0

《
基因密码:生命探秘之旅
》
售價:NT$
403.0

《
AI摄影与后期:高清细节、真实质感创作与商业应用
》
售價:NT$
500.0

《
旷野人生2: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NT$
352.0

《
指挥文化: 1901—1940 年美国陆军和德国武装部队的军官教育及其对二战的影响
》
售價:NT$
398.0

《
科举1300年(中国读书人的阶层跃迁之路,读懂中国历史,无法绕开的科举1300年)
》
售價:NT$
449.0

《
为了治愈:改变医学的 30 个诺贝尔奖
》
售價:NT$
301.0
|
編輯推薦: |
任远编著的这本《方向选择性模型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共分8章:第1章介绍相关研究的现状与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特点;第2章介绍本书模型建立的生理基础与依据;第3章介绍模型的底层设计,讨论外侧膝状体细胞对刺激的响应函数;第4章介绍模型的顶层设计,讨论简单细胞利用传入外侧膝状体对刺激的响应确定边缘方位的几种计算方法;第5章用数值实验证明模型的正确性与可行性,确定模型中参数的优化取值,并使用仿真实验模拟形成简单细胞具有方向选择性的感受野;第6章介绍基于方向选择性模型的方向检测算法在图像表征、分割及匹配等方面的应用;第7章将方向检测用于解释一系列几何视错觉;第8章利用单幅图像的方向图部分恢复场景的三维信息。总结部分总结全书并展望后续研究课题。
|
內容簡介: |
任远编著的这本《方向选择性模型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论述了视皮层中简单细胞的建模及其在图像理解中的几点应用,包含了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及认知科学等领域的内容,属于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总结。本书在给简单细胞的方向选择性现象建立数学模型后,逐步将其用于图像的方向检测与表征、高层语义的识别与理解、场景的三维信息获取以及几何视错觉的成因分析。书中除了用严格的数学理论证明模型的正确性外,还用大量的数值仿真实验、真实图像实验以及统计实验验证算法的可行性。
本书为计算机视觉、神经视觉及认知科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可以为人工智能及认知科学研究者提供参考。
|
目錄:
|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动机
1.2 相关研究
1.3 关于本书
1.4 符号说明
第2章 模型的生理基础
2.1 初级视觉通路
2.2 神经节及外膝体细胞的感受野
2.3 简单细胞的感受野
2.3.1 简单细胞的方向选择性
2.3.2 简单细胞感受野的经典模型
2.3.3 经典模型的问题及相关模型
第3章 外膝体对刺激的响应
3.1 与对比度无关的响应
3.2 响应函数及其性质
3.3 响应曲线
第4章 简单细胞的方向选择性
4.1 基本最小二乘模型
4.2 非线性优化模型
4.2.1 底层神经元:基于响应的有向距离估计
4.2.2 顶层神经元:基于最优化决策的方向判定
4.3 模型求解及解的性质
4.3.1 带二次约束的最小二乘法
4.3.2 解的性质
4.3.3 数值解
4.4 误差分析
4.5 改进的非线性加权模型
4.6 经典模型的方向歧义性
第5章 实验及分析
5.1 方向检测方法
5.2 模型的选择
5.3 参数的确定
5.3.1 覆盖率的选择
5.3.2 神经元密度
5.4 简单细胞感受野的模拟
5.5 刺激复杂度与计算误差
第6章 应用一:图像方向检测
6.1 检测方法
6.1.1 算法描述
6.1.2 并行优化
6.2 形状图像
6.3 自然图像
6.3.1 与边缘检测算法比较
6.3.2 与全局直线检测算法比较
6.3.3 与边缘检测及局部直线检测算法比较
6.3.4 与局部直线检测及轮廓检测算法比较
6.3.5 由粗到细的表征
6.4 对更高层处理的增强
6.4.1 分割效果的提升
6.4.2 匹配效果的提升
第7章 应用二:视错觉的解释
7.1 干扰导致的计算偏差
7.2 错觉的解释
7.2.1 Zollner 错觉
7.2.2 Orbison 错觉
7.2.3 Caf′e Wall 错觉
7.2.4 Poggendorff 错觉
7.2.5 Hering 错觉
7.2.6 其他相关错觉
第8章 应用三:三维场景理解
8.1 图像的三维信息获取
8.2 成像模型
8.2.1 坐标系的设置
8.2.2 坐标系的变换
8.3 基本图形的三维信息
8.3.1 矩形
8.3.2 圆形
8.3.3 特殊三角形
8.4 场景综合特征分析
8.5 实验
8.5.1 特征提取
8.5.2 朝向计算实验
8.5.3 三维构建实验
总结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