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光速声波物理学. 1、2、3
》
售價:NT$
2295.0

《
天下之极:世界枢纽观念的古今之变
》
售價:NT$
449.0

《
认识现代社会之真相:杨照讲马克斯·韦伯
》
售價:NT$
439.0

《
“义与制不相遗”:蒙文通与近代学界
》
售價:NT$
500.0

《
从黑船来航到开罗会议:近代日本外交历程
》
售價:NT$
653.0

《
论美国(附赠解读手册)
》
售價:NT$
653.0

《
无人机飞行原理与气象环境(第2版)
》
售價:NT$
148.0

《
理解性别差距:美国女性经济史
》
售價:NT$
418.0
|
編輯推薦: |
一部有关晚明文化消费的经典著作,丰富了我们对晚明文化品位与社会生活的认识。
|
內容簡介: |
《长物:早期现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与社会状况》主要以明代文震亨著《长物志》一书为例,讨论明代的“多余之物”——绘画、书法、青铜器、瓷器、玉雕以及其他明代士绅精英所拥有的文玩用品,描述同时代人对它们的看法,并分析了这些物品如何成为被消费的商品,以什么方式流通、被接受,以及在明代社会生活中的意涵,是一部有关晚明文化消费的经典著作。在从物品视角切入艺术史的同时,作者也跨越学科界限,参照了社会文化理论,和当下对18世纪英国奢侈品消费及商品经济增长的讨论,挑战了关于早期现代欧洲与中国的成见,丰富了我们对晚明文化品位与社会生活的认识,也在历史学家、艺术史家、人类学家及各领域的学者之间,搭建起一道桥梁,以大胆而有洞察力的论述引发读者思考。
|
關於作者: |
柯律格,当代研究中国物质文明史的重要学者,现任英国牛津大学艺术史系讲座教授。1974年曾前往北京学习中文,后分别于剑桥大学东方研究院及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取得学士(1977)与博士学位(1983)。曾担任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中国部资深研究员兼策展人长达十五年,并自1994年起先后任教于萨塞克斯大学艺术史系及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2006年,因在中国文化和艺术史研究领域中的卓越成就和贡献,他被提名为英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他不仅博学多闻,对于中国传统典籍亦有深厚的造诣,同时经常观照西方文化史、人类学、社会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将两者结合而提出新颖有洞察力的学术论述,学术成就广受国际学界的赞誉。
|
目錄:
|
导读:大航海时代中国都市的艺术生活与文化消费
2004年版序言
导言
第一章 物之书——明代的鉴赏文献
第二章 物之观念——明代鉴赏文学的主题
第三章 物之语——明代的鉴赏语言
第四章 往昔之物——古物在明代物质文化中的功能
第五章 流动之物——作为商品的明代奢侈品
第六章 物之焦虑——明代中国的消费与阶级
结语
注释
附录一 《长物志》各卷的审定者
附录二 1560—1620年间艺术品和古董价格选编
一手资料参考文献
二手资料参考文献
鸣谢
索引
|
內容試閱:
|
首先,并不是所有这些工匠的名声,都是在晚明鉴赏文学中上升到显著地位。例如银匠朱碧山活跃于14世纪中叶,最初由其同时代的陶宗仪(约1316约1402)记载,而归为朱氏的传世名品,年款也大都与此相符。晚明所列的银匠名录只不过重复了陶宗仪所提到的四家姓名,这说明在此间的两个世纪中,这一行当的其他人物并没有在士绅阶层的意识里留下印记。而且事实上,有证据表明,带有其款署,但从风格上判断不可能作于1580年之前的器物,也在晚明之际的市面上流通。54即便明代晚期银器制造业没有出现更多的名匠,朱碧山的大名也足以提升这一行业的形象。这类核心人物,即其自身就足以代表整个行业的名人,对于任何在士绅的价值评判体系中确立地位的手工行业来说,都是一个必需的部分。
有些制造形式,主要指竹刻和篆刻(和书法密切相关),其声望已足以吸引士绅参与,所以,连工匠也一道避免了地位低下的耻辱。李流芳,《长物志》卷三(“水石”)的定者,在当时即有竹刻家之名,而无损其在同侪眼中的社会身份。在社会阶层的另一端,则是那些姓名从未在消费阶层的著述中出现的匠人。这一点最突出的例子可能要数家具制造业和制衣业。我们从上文所引的片段中可知,家具制造、服饰生产与文献记载得较为完备的行业共属同一个消费系统。华美的服装,精美的家具,都是上层人物展示自我的重要方面,然而我们尚不知道任何一个明代裁缝或木匠的名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