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余下只有噪音:聆听20世纪(2025)
》
售價:NT$
959.0

《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
售價:NT$
356.0

《
助人技术本土化的刻意练习
》
售價:NT$
408.0

《
中国城市科创金融指数·2024
》
售價:NT$
500.0

《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摆渡船上的人生哲学
》
售價:NT$
306.0

《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NT$
689.0

《
反乌合之众——跳出羊群,逆向获利
》
售價:NT$
356.0

《
帝国作为装饰品:英国人眼中的大英帝国(帝国与国际法译丛)
》
售價:NT$
403.0
|
編輯推薦: |
1.由宋学入手,阐明王学之所由来。
2.梳理王学之来龙去脉
3.专门讨论了阳明晚年之思想与王学的流传
4.附有阳明年谱
|
內容簡介: |
宋明六百年理学至王学而达到顶点, 王学的价值和地位, 是宋明理学中尤为重要的内容。钱穆先生把王学置于理学发展史中加以考察,
勾勒王学之大纲与流变, 指出阳明思想的价值在于他以一种全新方式解决宋儒留下的“ 万物一体” 和“ 变化气质” 问题, 贡献了独特的“ 良知” 理论。
|
關於作者: |
钱穆先生(1895.7.30-1990.8.30)字宾四, 1912年改名穆。先生自1912年始任小学、中学教员。1930年,他由顾颉刚先生推介,入北平燕京大学执教,从此跻身学术界。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与唐君毅、张丕介等创建新亚书院,任院长。1967年10月,钱穆先生移居台北,被选为中研院院士,台北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
钱穆先生博通经史文学,擅长考据,一生勤勉,著述不倦。先生毕生著书七十余种,另有大量学术论文,共约一千八百万字。他在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通论方面,多有创获,尤其在先秦学术史、秦汉史、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清代与近世思想史等领域,造诣甚深。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
|
目錄:
|
序
一、宋学里面留下的几个问题
二、 明学的一般趋向和在王学以前及同时几个有关系的学者
三、阳明成学前的一番经历
四、王学的三变
五、王学大纲
六、阳明的晚年思想
七、王学的流传
八、阳明年谱
|
內容試閱:
|
一、阳明与宋学
此番问答全是说的心上功夫,要荡涤扫除,要无染着,无偏倚,要此心廓然,毫无留滞;这些话,本也是北宋以来相传“变化气质”的真功夫,也可说是宋明理学的真血脉。
可见阳明只是宋学传统里一个克家的肖子,并不曾变换了祖宗的家风。若非从此功夫出头,便认不得真良知,了解不得真阳明,也配不上讲究理学的真意义。
二、阳明说“敬”
敬是一种心理的态度,或说是活动。若从反面说,则是中心没事,是心无所系,是心底里无潜隐,无躲闪;若从正面说,则是循理,是敬。人心有所系便是私,能循理便是公。
照此说来,敬字工夫,也不过要我们“去人欲,存天理”,泯化小我,还归大我,达到变化气质的理想。
三、王学大纲
讲及王学,最先便联想到“良知”,“良知”到底是一件什么东西呢?《传习录》上说:
知善知恶是良知。
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