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基因密码:生命探秘之旅
》
售價:NT$
403.0

《
AI摄影与后期:高清细节、真实质感创作与商业应用
》
售價:NT$
500.0

《
旷野人生2: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NT$
352.0

《
指挥文化: 1901—1940 年美国陆军和德国武装部队的军官教育及其对二战的影响
》
售價:NT$
398.0

《
科举1300年(中国读书人的阶层跃迁之路,读懂中国历史,无法绕开的科举1300年)
》
售價:NT$
449.0

《
为了治愈:改变医学的 30 个诺贝尔奖
》
售價:NT$
301.0

《
AIGC驱动工业智能设备:系统设计与行业实践
》
售價:NT$
505.0

《
中国人的日常(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人世间》原著作者梁晓声文集,描绘中国人的日常百态,洞悉社会的世道人心)
》
售價:NT$
301.0
|
內容簡介: |
《太宰:森山大道》摄影集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与雅昌艺术图书共同策划。森山大道因拍摄的大量街头照片曾经一度被人评为是专出“废片”的摄影师。不安、冲动、焦虑、情欲,都是森山大道所释放出来的个人激情。森山大道的照片经常有强烈的反差,粗燥的颗粒,比现实来得更为猛烈。
此次《太宰:森山大道》摄影集中所收录太宰治的短片小说《维荣的妻子》,为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太宰治在1947年出版的短篇小说作品。太宰治是日本现代著名的文学家,三十九岁时与情人殉情自杀身亡的他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除了颓废消极的文风,其浪荡自毁的人生也备受争议。维荣即中世纪末法国诗人弗朗索瓦·维荣,他虽拥有不凡的学识和才华却生性不羁,一生历经逃亡、监禁和流浪。维荣这个名字由此成了放浪之人的象征。短篇《维荣的妻子》创作于战后、太宰37岁那年,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对形成鲜明对比的夫妇,丈夫大谷算得上是彻头彻尾的日本维荣,而贤惠美丽充满包容力的妻子佐知则拥有传统日本女性的诸多优点。作品虽不乏颓唐之气,却以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幽默的表现手法见长,出色地描绘了男女之爱的种种形态,堪称太宰治的代表之作。此外,男主人公大谷无论性格还是生活态度都与太宰本人极为相似,可以视为太宰的人生缩影。
《太宰:森山大道》所收录是森山大道从自己数量庞大的摄影作品中挑选出来的断片,能让更多的中国读者有兴趣深入地了解森山大道的摄影。
《太宰:森山大道》 2015年6月28日至8月27日期间三影堂+3画廊举办《太宰:森山大道》摄影展,这次摄影展,是由摄影书《太宰:森山大道》中文版在中国的制作出版而催生的。作为《太宰:森山大道》中文版的同名展,展览将集中展出摄影书中收录的共61件作品,全部是森山从自己数量庞大的摄影作品中挑选出来的。 《太宰:森山大道》摄影展由町口觉担任设计和艺术总监,《太宰:森山大道》中文版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与雅昌艺术图书共同策划,《太宰:森山大道》摄影展开幕的同时,《太宰:森山大道》中文版也将首发,能让更多的中国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森山的摄影。本次展览得到森山大道财团的大力支持,与此同时,三影堂+3画廊正式与森山大道财团进行合作,共同谋求更广泛、长远的发展。 此次由荣荣&映里特别企划的《太宰:森山大道》摄影展,以及町口先生与三影堂教育工作坊的首度合作,源于他们一直以来对摄影书文化的喜爱和收藏。日本当代摄影的发展跟摄影书文化息息相关,本次展览呈现了摄影艺术家从摄影到摄影书的完整表达,以此为契机,提供了一种对于日本当代摄影更为全面的解读方式。森山大道作品的故事性、不稳定的世界感、独特的完美性,都在摄影书的表达过程里完成。
|
內容試閱:
|
我喜爱太宰治。
能让这本摄影集中收录的太宰治的小说《维荣的妻子》(1947年作品)中文版,能让更多的中国读者读到、让更多人能深入了解太宰治的文学,对我来说没有比这更令人开心的事情了。
每年晚秋,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摄影盛世“Paris Photo(巴黎摄影展)”在巴黎举行。我每年参展,2014年是第七年。将这本标题为《Dazai》的摄影集英文版带到那里展售。欧洲人对于太宰治的文学会怎样反应,我既期待又不安。然而,不愧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摄影展,醉心于本书的另一位主角“森山大道”摄影魅力人们,纷纷前来求购。
我喜爱森山大道。
这本摄影集收录的,是森山从自己数量庞大的摄影作品中挑选出来的断片,能让更多的中国读者有兴趣深入地了解森山的摄影,对我来说没有比这更令人高兴的事了。
我的摄影集制作品牌出森山的摄影集,到《Dazai》已经是第5本了。面向巴黎摄影展每年出一本森山的摄影集,对我而言,是与森山目前为止拍摄的数量庞大的照片真诚相对、将一本摄影集制作成形的宝贵时光。这一次,将太宰治的小说与森山的摄影合而为一的原因之一,是对于我所喜爱的人们(1948年,太宰治在40岁生日之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的尊重和嫉妒。
我要让摄影集,《Dazai》以世界各国的语言出版。不仅仅是出版,还要本着发挥各个国家的素材及特性的做法,与各国的人民共同制作摄影集。让我萌生这个想法的契机是,与北京的友人、艺术家荣荣和映里在巴黎摄影展的再会。在他们俩人共同创办运营的“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我带去了日本的技术人员,与中国的年轻人们一同开展了工作坊,针对摄影集制作必不可少的“设计?印刷?装订”进行了相互学习。
这本摄影集,是中国的以小部分人与日本的一小部分人直接的交流、制作的结晶,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摄影集,是我们迈出的最初的一步。
为了这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摄影集成书而贡献心力的工作坊学员(冯昊、李超瑜、闵子骞、王晶、汪逸玮、夏哲、于晓红、赵海平)、从日本赶到中国的技术人员、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的年轻的三人工作组(魏龙文、梁子龙、沈宸),设计?印刷?装订令日本业界也相形见绌的雅昌文化集团的各位同仁,曾在日本共事,现就职于上海的设计师高野直,笑容可掬地为只会说日语的我耐心翻译的冰清,以及最不能不提及的给予我迈出这最初一步机会的太宰治先生和森山大道先生,铭记在此谨表感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