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这部作品不仅是中国海军草创阶段的战史、军史,也是作者个人的成长史,以小见大,又大中见小,宏大叙事和个人记忆融合在一起,让读者既通过此作了解了史实大概,又对作品的细部看得真切清晰。
更为难得的是作品中所包容的大量关于1949-1955年中国海军的珍贵史料,这些都是作者从采访当事人、亲历者的记忆中发掘、打捞出来,其中的很多人已经作古,这等于是作家以一己之力抢救出来的,如果他不写下这段历史,以后再没有人能知道人民海军是这样走过来的。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部出色的报告文学佳作,作者以海军创作员的特殊身份,近距离、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中国海军在1949-1955年这一特殊阶段的发展过程;此作也可以视为中国海军的前传。结构上主要分两条线,一条线叙写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的草创阶段,另一条线是写“我”从一名岸炮兵到成长为海军创作室创作员的经过。两条线相互交织,相互映衬,层层推进,最后收拢在“辽宁”号航母。
|
關於作者: |
黄传会,浙江苍南人。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现为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主任。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中国图书奖等。著有长篇报告文学《希望工程纪实》、《中国山村教师》、《中国贫困警示录》、《中国一个县》、《首例农民告县长案始末》、《龙旗悲歌》、《中国海雄风》等。
2014年他的《中国新生代农民工》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之报告文学奖,他的《国家的儿子》获得第十三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