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孤独谱系障碍评估与干预:从理论到实践 国际经典医学心理学译著
》
售價:NT$
1061.0

《
大数据导论(第2版)
》
售價:NT$
352.0

《
帝国时代
》
售價:NT$
959.0

《
现象学的心灵(第三版)(中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原典译丛·扎哈维系列)
》
售價:NT$
500.0

《
近世通儒——纪念沈曾植逝世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售價:NT$
857.0

《
光速声波物理学. 1、2、3
》
售價:NT$
2295.0

《
天下之极:世界枢纽观念的古今之变
》
售價:NT$
449.0

《
认识现代社会之真相:杨照讲马克斯·韦伯
》
售價:NT$
439.0
|
內容簡介: |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理论分析,介绍了家庭农场与中国农业经营格局的演变、家庭农场的内在运行机理与发展逻辑、现代家庭农场的产权设定与制度安排、现代家庭农场经营过程中的资源配置。下篇为现实探讨,内容包括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渊源与历史回溯、我国现代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与比较、家庭农场的典型实践、家庭农场与我国未来的粮食安全问题等。
|
關於作者: |
马华,男,河南驻马店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博士,许昌学院中原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山西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农村改革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1999年考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5年9月考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学研究院,师从我国基层政治和乡村治理研究领域著名长江学者徐勇教授攻读政治学理论的硕士学位,2008年6月被保送至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攻读政治学理论的博士学位。2008年-2011年担当“南农实验总干事”。2011年—至今担任河南许昌学院中原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2013年至今被聘为山西大学中国城乡发展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
姬超,河南新乡人,经济学博士,广东省优秀博士。现为许昌学院中原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山西大学中国城乡发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
目錄:
|
上篇 理论分析
第一章 家庭农场与中国农业经营格局的演变
第一节 现代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格局
第二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由来与不足
第三节 中国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的探索
第四节 以家庭农场为中轴的现代农业
第二章 家庭农场的内在运行机理与发展逻辑
第一节 技术的进步:家庭农场存在的前提
第二节 混合式农业:现代农业的资源禀赋
第三节 公司化家庭:现代农业的组织禀赋
第四节 城市化:现代农业产生的根本条件
第五节 农地的集中:家庭农场的运行机理
第六节 家庭农场在现代农业体系中的定位
第三章 现代家庭农场的产权设定与制度安排
第一节 关于产权和产权制度的一般性认识
第二节 家庭农场的产权设定及其运行绩效
第三节 构建有效的家庭农场产权制度体系
第四章 现代家庭农场经营过程中的资源配置
第一节 我国传统的农业资源配置情况
第二节 家庭农场资源配置的问题诊断
第三节 家庭农场资源配置的内在逻辑
第四节 家庭农场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
下篇 现实探讨
第五章 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渊源与历史回溯
第一节 民国时期对中国传统家庭农场经营规模的调查
第二节 中共根据地时期的共耕农场和富农的家庭农场
第三节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家庭农场的过渡形态与特征
第四节 从传统到现代家庭农场: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第六章 我国现代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与比较
第一节 中国式家庭农场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中国式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 中国式家庭农场的比较研究
第七章 家庭农场的典型实践:舞钢市家庭农场
第一节 舞钢市家庭农场的发展背景
第二节 舞钢市家庭农场的科学探索
第三节 舞钢市家庭农场的发展体系
第四节 舞钢市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
第五节 舞钢市家庭农场的发展困境
第六节 舞钢市家庭农场的发展建议
第八章 家庭农场与我国未来的粮食安全问题
第一节 世界农业起源与衍变的总体回溯
第二节 家庭农场时代下的粮食安全问题
第三节 家庭农场与粮食安全的双向关系
第四节 家庭农场时代如何维护粮食安全
第九章 不同国家、地区的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第一节 加拿大家庭农场——组织化、专业化、现代化
第二节 美国家庭农场——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
第三节 上海松江家庭农场的发展经验
第四节 湖北武汉家庭农场的发展经验
第五节 浙江宁波家庭农场的发展经验
第六节 吉林延边家庭农场的发展经验
第七节 安徽郎溪家庭农场的发展经验
第八节 广东梅州家庭农场的发展经验
第九节 安徽合肥家庭农场的发展经验
附录1 我国部分省、市家庭农场的认定条件和标准
附录2 河南省舞钢市家庭农场发展的调查报告
附录3 家庭农场调研日记精选
后 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