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活力物质:“物”的政治生态学
》
售價:NT$
435.0

《
哪吒传漫画(1-4册)
》
售價:NT$
396.0

《
我是时代的孩童:陀思妥耶夫斯基随笔选
》
售價:NT$
484.0

《
捡来的瓷器史(2024年“最美的书”,从偶然捡到的古瓷碎片中发现中国瓷史的重要瞬间)
》
售價:NT$
869.0

《
非人哉官方设定集(2024版)
》
售價:NT$
924.0

《
高句丽与拓跋鲜卑国家起源比较研究(欧亚备要)
》
售價:NT$
539.0

《
谈判力:谈判无处不在+谈判从说不开始(套装2册)
》
售價:NT$
306.0

《
常见病特效穴位速查
》
售價:NT$
179.0
|
編輯推薦: |
《中国文字发展史》由我国著名文字学专家臧克和教授主持,多位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历时5年共同编撰而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近期出版。该项目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上海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
《中国文字发展史》含:《商周文字卷》、《秦汉文字卷》、《魏晋南北朝文字卷》、《隋唐五代文字卷》、《民族文字卷》,总共300万字,在广泛收集材料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高度量化的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国文字的发展演变进行断代调查和描述,科学地呈现了我国各个重要时期的文字发展规律,关注发展的系统性以及影响发展的因素和环境,系统地构建中国文字发展史。
|
內容簡介: |
《民族文字卷》的承担者为国内长期从事民族文字调查,开展比较文字学研究的专家。《民族文字卷》解决了若干文字系统的整体性问题:确定了一些文字的各别字的来源,考释了玛丽玛莎文,证实了它是一种独立的文字,证实了水书、彝文、壮文都是“拼盘文字”,等等。
《民族文字卷》开展的民族文字间的同义比较,着重于通过意义将不同文种的文字关联起来考察,通过选取不同种文字中意义上相同或相近或有联系的部分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既包括记录同义词的文字的比较,也包括意义类属上相同或相近的文字的比较,既有具体的微观的个别文字的比较,亦有宏观文字系统的方法论上的指导考察。
|
關於作者: |
王元鹿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文字学会会员、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员、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会员理事、国际纳西文化学会会员常务理事。
主要专著有《汉古文字与纳西东巴文字比较研究》、《普通文字学概论》与《比较文字学》。这三部专著分别是我国关于两种文字比较研究的**部专著、关于普通文字学基本原理的**部专著与关于比较文字学基本原理的**部专著。
|
目錄:
|
**篇 导论 1
**章 中华民族古文字综述 4
**节 我国民族古文字的种类 4
第二节 我国含表意成分的古文字系统的状况 6
第三节 研究我国含表意成分的民族古文字的意义 9
第二章 我国含表意成分民族古文字的研究综述 15
**节 材料的调查、收集与整理 15
第二节 孤立的研究 16
第三节 比较研究 30
第四节 综合研究 34
第三章 中华民族古文字同义比较导论 36
**节 对同义比较的需求 36
第二节 同义比较研究史述要 38
第四章 本书的材料、方法、框架、术语及其他相关说明 44
**节 关于材料的说明 44
第二节 关于方法的说明 45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46
第四节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 47
第二篇 关于文字发生的同义比较 49
**章 文字发生的涵义与有待解决的问题 50
**节 文字发生的涵义 50
第二节 有待解决的理论问题 53
第三节 有待解决的具体问题 54
第二章 旨在探究文字渊源物的同义比较 58
**节 文字渊源物的“一源论”、“二源论”与“多源论” 58
第二节 关于文字与图画的共性的同义比较 63
第三节 关于文字与符号的共性的同义比较 67
第四节 “二源论”旁证 71
第三章 旨在探讨文字发生动力的同义比较 75
**节 关于文字发生动力的一些观点 75
第二节 从“前文字”的主题与内容看文字发生动力的复杂性
与多样性 83
第三节 从早期文字记录内容的同义比较看文字发生的动力 88
第四章 旨在探究文字发生过程的同义比较 97
**节 关于文字发生过程的一些观点 97
第二节 从同义比较看文字发生过程及其特点 99
第三篇 关于文字性质的同义比较 117
**章 有待解决的问题 118
**节 关于文字性质问题的理解 119
第二节 有待解决的具体问题与实践问题 120
第三节 有待解决的宏观问题与理论问题 121
第二章 从同义比较看关于一些具体文字系统的性质的问题 124
**节 从汉彝数目字的同义比较看彝文的性质 124
第二节 从数目字的同义比较看契丹、女真、西夏文的性质 131
第三节 从异体字的同义比较看水文的性质 143
第四节 从异体字的同义比较看哥巴文的性质 149
第五节 从与水文、东巴文的同义比较看傈僳竹书的性质 154
第三章 从同义比较看一些有关文字性质的宏观与理论问题 159
**节 从同义比较看早期文字的造字方法 159
第二节 从同义比较看早期文字的符号体态 165
第三节 从达巴文与东巴文的同义比较看早期文字与表词—意音文字的
异同 169
第四节 从东巴文与汉字的同义比较看表词—意音文字的共性 174
第五节 对汉字结构的认识在民族文字研究中的作用 182
第四篇 关于文字发展的同义比较 191
**章 有待解决的问题 192
**节 进行讨论的可能性与讨论的意义 192
第二节 需要解决的问题 193
第二章 从同义比较看文字发展的客观存在 195
**节 几种不同意义的文字发展 195
第二节 从汉字与东巴文的同义比较看*宏观意义上的文字发展 195
第三节 从尔苏沙巴文与东巴文的同义比较看不同民族多文种间的关系
与发展的客观存在 203
第四节 从纳西族几种文字的同义比较看同一民族多文种间的关系与发
展的客观存在 206
第五节 从东巴文的同义比较看一种文字内部的发展的客观存在 215
第六节 从水文异体字的同义比较看文字内部的发展的客观存在 219
第七节 从同义比较看彝文的发展的客观存在 227
第三章 从同义比较看文字的可断代性 238
**节 从东巴文的同义比较看文字的可断代性 239
第二节 从水文的同义比较看文字内部的可断代性 245
第四章 从同义比较看一种文字发展中前后阶段的相互渗透 249
**节 早期汉字中的表词—意音文字的萌芽 249
第二节 表词—意音文字中早期文字的孑遗 257
第五篇 关于文字传播的同义比较 263
**章 有待解决的问题 264
**节 有待解决的一些具体问题与实践问题 264
第二节 有待解决的一些理论问题与宏观问题 266
第二章 从同义比较看一些有关文字传播的实践问题与具体问题 269
**节 从同义比较看哥巴文的源文字 269
第二节 从同义比较看傈僳竹书借源的理据 275
第三节 从同义比较看彝文的传播及其与汉字的关系 277
第四节 从同义比较看水文自造字与借源字的产生的先后问题 282
第五节 从同义比较看古壮字的借源的复杂性 284
第六节 从同义比较看汉字在域外的传播 291
附录:日本、朝鲜文字对汉字的借用 299
第三章 从同义比较看一些有关文字传播的理论问题与宏观问题 310
**节 文字传播与文字流变的异同 310
第二节 从同义比较看借源文字对源文字的选择 313
第三节 从同义比较看借源文字对源文字的借用与改造 319
第四节 从水文“新造字”看借源文字成分的复杂性 328
第五节 从汉字传播对水文的影响看“拼盘文字”的内部运动 332
结论 339
参考文献 352
索引 36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