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为学习而设计:以任务驱动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
售價:NT$
347.0

《
近三十年新中国史研究前沿问题
》
售價:NT$
500.0

《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
售價:NT$
449.0

《
纯粹·破壁与神游
》
售價:NT$
418.0

《
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新版(小学《论语》,大学《春秋》代表中国精神的政治哲学至高圣典。得到近80万总订阅主理人熊逸代表作)
》
售價:NT$
449.0

《
女人们的谈话(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最佳改编剧本奖 原著!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简直是《使女的故事》现实版!”)
》
售價:NT$
286.0

《
忧郁的秩序:亚洲移民与边境管控的全球化(共域世界史)
》
售價:NT$
653.0

《
一周一堂经济学课: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
售價:NT$
500.0
|
內容簡介: |
皇甫晓涛编*的《艺术科学论(从艺术哲学到艺术科学的中西审美文化诗学的比较研究)(精)》在中西审美文化诗学的比较研究与历史、逻辑结构的史学研究中,阐述了当代美学的学术理论思想文化体系与文化哲学发展趋向的系统思考,阐述了美学的文化哲学思想与科技哲学、艺术哲学思想,并在数学与诗、艺术过程与文化生态、美学意象与文化系统的全息价值、地缘文化与功能范畴等各方面探索了美学与文化哲学的文化承传与文化发展、文化创新与文化复兴问题。
|
目錄:
|
导论 艺术科学与中国当代审美文化诗学的研究方法——关于艺术科学与中国当代美学研究趋向的理论思考
一、关于几种艺术美本质理论观点的研究起点与哲学实质
二、关于艺术理论与美学研究历史、逻辑结构的方法论问题及其文化科学理论
三、渗透与融合:艺术理论与美学的文化科学功能趋向
四、关于美学与艺术科学变革的科学结构及其相关问题
五、关于技术美学
六、形象:由文学向社会、文化边缘美学的运动
七、小结
第一章 艺术的起源、创造与美的功能范畴
一、关于美与艺术、美学与艺术科学的功能范畴释义
二、美学与艺术科学诸说的功能实质揭示
三、美学与艺术理论观诸说的功能形式描述
四、艺术的起源、创造与美的功能范畴
第二章 艺术生态与美的全息价值
第三章 地域文化结构与文学本土色彩的四个审美层面
第四章 地缘关系与民问艺术的美感形式
第五章 历史距离在文学鉴赏中的增殖作用
第六章 艺术创造与审美发生的时问
第七章 数学与诗的艺术科学内涵
第八章 艺术过程与文化生态
一、艺术思维与文学发展
二、诗体与诗性智慧的生态品格
三、艺术形态与审美理想
第九章 美学意象说
第十章 美的结构:“一个流动范畴”的文化系统
一、“美是流动范畴”的美学探索与思考基点
二、美的哲学中萌动着的社会文化结构
三、在美的系统中拓展艺术科学的研究范围与方法
第十一章 美学与艺术理论新解——对几个美学与艺术科学核心问题的理论思考
一、美与美感
二、美与艺术的来源与自然美
三、社会美与艺术功能范畴的“类”结构
四、艺术美的文本结构与功能形式
五、关于直觉创造与其艺术科学的思维品格
第十二章 功能观与文化批评
一、新世纪的地缘之战
二、中国人文环境纵横观
三、档案与文化散议
第十三章 美学功能与文学结构
一、艺术冲突中的“双重奏”
二、眼底生云雾,脚下数千年——《游龙门记》赏析
三、不朽的魔方:海明威《老人与海》的现代意蕴
第十四章 艺术科学的集合观与功能论
第十五章 当代美学与艺术科学的文化主题
一、文化传统与民族形式
二、新文化的人学主题
三、美感形式与文化交流
四、流动范畴与功能特征
五、文化理论与科学结构
第十六章 当代美学与艺术科学的深化、泛化与转化
一、美与艺术的本质和美学与艺术科学的发展
二、功能形式与文化内涵
三、全息价值与叙述结构
四、小结
作品附录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