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是时代的孩童:陀思妥耶夫斯基随笔选
》
售價:NT$
484.0

《
捡来的瓷器史(2024年“最美的书”,从偶然捡到的古瓷碎片中发现中国瓷史的重要瞬间)
》
售價:NT$
869.0

《
非人哉官方设定集(2024版)
》
售價:NT$
924.0

《
高句丽与拓跋鲜卑国家起源比较研究(欧亚备要)
》
售價:NT$
539.0

《
谈判力:谈判无处不在+谈判从说不开始(套装2册)
》
售價:NT$
306.0

《
常见病特效穴位速查
》
售價:NT$
179.0

《
我的人生哲学:我对这个世界没什么好说的
》
售價:NT$
245.0

《
此去经年:林徽因自传式独家心灵告白
》
售價:NT$
254.0
|
編輯推薦: |
本书总字数20万字,是从政务运行角度研究唐代选官制度的专著。唐代官员出身与铨选的相关制度以及围绕选官政务而运作的体制与机制问题,是唐代官僚制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书从官员选任制度的基本流程、主要原则切入,贯穿门阀社会向官僚制社会转型、以及官职与差遣分离的宏观视角,具体分析官员选任各个环节及其产生的政务文书的具体形态,以及依托于政务文书的裁决机制,并提出唐宋间官员选任制度变化的基本线索。本书在方法论上的主要意义在于,从发展相对成熟的宋代制度入手,激活对史料空白相对疏阔的唐代制度的理解,进而对中国帝制时代官员选任制度的基本矛盾进行提炼和概括。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从政务运行角度研究唐代选官制度的专著。唐代官员出身与铨选的相关制度以及围绕选官政务而运作的体制与机制问题,是唐代官僚制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书中从官员选任制度的基本流程、主要原则切入,贯穿门阀社会向官僚制社会转型、以及官职与差遣分离的宏观视角,具体分析官员选任各个环节及其产生的政务文书的具体形态,以及依托于政务文书的裁决机制,并提出唐宋间官员选任制度变化的基本线索。
|
關於作者: |
刘后滨,男,1966年8月出生,江西吉水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唐史学会副秘书长。曾任美国哈佛燕京学社、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隋唐五代史。
|
目錄:
|
绪 论 走进苏东坡之问/1
第一章 举选分离与铨选制的建立/8
一 察举选官权向尚书吏部的转移/9
二 察举制重心由举到试的转变/13
三 举选分离与铨选制的建立/18
本章小结/26
第二章 唐代文官铨选制度的调适/29
一 回归乡举里选与精简入流人数/30
二 从长名榜到循资格/36
三 平判入等与科目选/42
四 中书门下体制下选官政务裁决机制的转型/47
本章小结/48
第三章 官员选任的主要类别与基本流程/50
一 唐宋间官员选任类别划分的变化/50
二 吏部铨选的规程/54
三 制敕授官的规程与敕授官范围的扩大/60
附 北宋制敕授官程序中的送中书结三省衔/65
本章小结/71
第四章 辟署制与中晚唐藩镇使府僚佐选任机制/73
一 使府僚佐辟署程序与行用文书/75
二 使府请官文书的申奏与裁决机制/78
三 使府僚佐选任与唐代选官制度的转型/88
本章小结/94
第五章 告身的抄写与给付/96
一 《天圣令杂令》唐13条令文校读/98
二 官纸及笔为写告身的四种身份/100
三 告身抄写与给付程序/107
本章小结/116
第六章 省符的颁给与选官政务的地方对接/118
一 官员选任与地方政务的关系/118
二 选官政务中的各种省符/120
三 各种省符的送付途径及对象/128
本章小结/132
第七章 吏部甲库与任官文书的存档/134
一 甲历与甲库/135
二 甲库的设置与管理/139
三 甲库在官员选任中的作用/143
四 安史之乱后甲库的整顿与选官秩序的重建/146
本章小结/150
第八章 选官制度中的才学标准与考试原则/152
一 唐代的出身途径及合入官者的构成/153
二 才学标准与考试原则在门荫出身途径中的贯彻/156
三 考试选官中的器识与才艺之争/164
本章小结/167
第九章 不历州县不拟台省选官原则的实施/170
一 不历州县不拟台省选官原则的提出/172
二 不历州县不拟台省选官原则在制度上的逐步落实/177
三 官员叙迁中的台省概念及其变化/185
四 不历州县不拟台省原则与唐宋官僚形态的变迁/190
本章小结/192
附 录/194
参考文献/205
后 记/2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