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义与制不相遗”:蒙文通与近代学界
》
售價:NT$
500.0

《
从黑船来航到开罗会议:近代日本外交历程
》
售價:NT$
653.0

《
论美国(附赠解读手册)
》
售價:NT$
653.0

《
无人机飞行原理与气象环境(第2版)
》
售價:NT$
148.0

《
理解性别差距:美国女性经济史
》
售價:NT$
418.0

《
从助理到合伙人-青年律师业务进阶指南
》
售價:NT$
347.0

《
明清白话文献与吴语语法
》
售價:NT$
1010.0

《
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修订二版)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传统文化经典,当代名家解读。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什么叫天下?什么叫公器?今天有多少学者心里还装着天下这个词?这是一个很值得怀疑的问题。在这个时候,重温中国经典的意义就浮现出来了。
|
內容簡介: |
《君子之道》王岳川教授解读《大学》《中庸》。《大学》《中庸》乃儒家的重要经典,既是儒家诸经的普及读物,也是诸经的代表作,南宋朱熹把《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逐渐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就内容而言,在儒家经典《四书》当中,《大学》是入门之作,《论语》《孟子》对儒家思想进行了详尽论述,而说到集儒家学说之大成的结晶之作则非《中庸》莫数。《大学》相传是孔子弟子曾参所作,《中庸》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所作。
|
關於作者: |
王岳川: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书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目錄:
|
《大学》第一章为什么要学习《大学》第二章《大学》中的三纲 第三章三纲与八目之间的关系第四章三纲中的明明德第五章三纲中的止于至善第六章释格物致知诚意第七章释正心修身第八章释修身齐家治国第九章释治国平天下第十章结语《中庸》第一章谈谈《中庸》第二章何为中庸之道第三章中庸之道为何难以推行第四章君子如何才能达到中庸第五章如何达到君子之道第六章君子安其位第七章圣人行中庸之道第八章治国平天下的九条纲领第九章至诚通天第十章君子的最高境界
|
內容試閱:
|
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什么叫天下?什么叫公器?今天有多少学者、有多少大学生心里还装着天下这个词?这是一个很值得怀疑的问题。在这个时候,重温中国经典的意义就浮现出来了。什么叫大师?德高望重、学贯中西、眼光深邃,把自己的知识贡献给整个世界,提升人类的精神层次和精神境界,这才叫大师。《大学》《中庸》两篇是《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奉为儒家的经典著作,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七百多年的读书人。从汉代开始,印度的佛教传入我国,到南北朝隋唐时期,信仰佛教的人越来越多,佛教的消极方面也越来越明显。为了反对佛教,唐代著名学者韩愈就提出了以《大学》为纲领的理论体系,用《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来抨击佛教中只讲个人修身养性的原则。韩愈的学生李翱也推出了《中庸》学说来和佛教对抗。他们开始把《大学》《中庸》提高到与六经同等的地位。到了宋代,由于当时理学思想的需要,《大学》《中庸》的格物致知、修齐治平和中和的处事思想进一步受到重视,而这些又与朱熹的努力是密切相连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