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英国教育史研究丛书——延续与新变:英国斯图亚特时期贵族教育研究
》
售價:NT$
505.0

《
更易上手!钢琴弹唱经典老歌(五线谱版)
》
售價:NT$
254.0

《
哲学叙事:中国与西方
》
售價:NT$
500.0

《
一人商业模式 创富新路径个人经济自由创业变现方法书
》
售價:NT$
254.0

《
经典与想象:中国古代传说新解
》
售價:NT$
398.0

《
祠堂与教堂:中西传统核心价值观比较研究(第3版)
》
售價:NT$
551.0

《
极简德国东方看世界·极简德国史
》
售價:NT$
347.0

《
舌尖上的中国新编视频版营养师妈妈教你做婴幼儿餐
》
售價:NT$
296.0
|
編輯推薦: |
苏庚春(19242001),出生于北京古玩世家,幼承家学,从父苏永乾先生、夏山楼主韩德寿先生学习书画鉴定,耳濡目染,年纪轻轻便练就一双鉴别书画的慧眼,被誉为琉璃厂书画鉴定四家之一。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应邀南下广东,扎根岭南半个多世纪,为广东省博物馆、文物鉴定站等鉴定或征集文物达数十万件,保护和挽救了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而抢救珠玉蒙尘、险些流落海外的国宝级传世珍品明代陈录《推蓬春意图》和边景昭《雪梅双鹤图》等等,更为其鉴定生涯添具传奇色彩,使其声名远扬
在广东博物馆的书画账本、包首、布套甚至木柜上,随处可见苏先生的鉴定手迹,这些他钟爱的书画饱含了他倾注一生的感情。
|
內容簡介: |
中国书画文物鉴定大拿苏庚春先生(1924-2001)集毕生经验之作,其亲授弟子、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朱万章先生跟随学艺多年辑录而成,收录苏老论述明清至近现代中国有影响力的书画作品及书画鉴定杂识随笔二十余篇。所谈从韩慎先到张大千,涵盖署款、题跋、杂识等鉴定知识,文字典雅,均为苏老高深学养的凝聚,可谓是了解中国明清以来书坛画苑的珍贵材料。
|
關於作者: |
苏庚春1924-2001年:字更谆,号元清,出生于北京的古玩世家。从父亲苏永乾先生在北京琉璃厂贞古斋学习鉴定字画,后又师承夏山楼主韩德寿先生。先后供职于广东省博物馆和广东省文物鉴定站,为博物馆、图书馆等国家机构鉴定或征集文物达数十万件。
|
目錄:
|
苏庚春的法眼代序朱万章
关于先师韩慎先
陈容与画龙
关于高克恭
林良花鸟画风
边文进与《雪梅双鹤图》
龚贤的画风
吴历的山林气
说说丹徒派
画史两髡残
朱耷白眼向人和法自我立的原济
恽氏闺阁画家
张宗苍门庭多画师
印章发展概略
记鉴定端砚
张大千绘画的鉴定
古代书画家的署款
书画题跋
古代书坛杂识
古代画苑杂识
近现代画苑杂识
关于岭南画坛
犁春居尺牍
犁春居序跋
附 录
苏庚春生平简表
|
內容試閱:
|
苏庚春19242001,字更淳,河北深县人,出生于北京的古玩世家。他自小秉承家学,又博闻强识,从父亲苏永乾先生在北京琉璃厂经营字画古董行贞古斋学习鉴定字画。后又师承夏山楼主韩德寿先生,耳濡目染,年纪轻轻便练就了一双鉴别书画的慧眼。当时,他与刘九庵、王大山、李孟东并誉为琉璃厂书画鉴定四家,郭沫若先生曾赞赏其年少眼明,后起之秀。1956年公私合营以后,苏庚春先生曾供职于北京宝古斋,任书画门市部主任等职。1961年,他应当时广东省副省长魏今非的邀请,和王大山一起调到广东省工作。王大山因不能适应广东湿热的气候,不久便返京;而苏庚春则一直留在广东,从此扎根岭南半个多世纪,先后供职于广东省博物馆和广东省文物鉴定站。在京粤期间,他以其高深的学养和独特的鉴赏能力,为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海关等国家机构鉴定或征集文物达数十万件,保护和挽救了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他所培养的书画鉴定人才已成为广东文物鉴定界的中坚。
谁也不能准确统计,也无法说出苏庚春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南下广东后,究竟为广东的博物馆、美术馆及其他文物机构征集了多少书画藏品,为国家抢救了多少重要书画文物,但一提起苏先生的名字,广东的文博界几乎无人不知。大凡广东的博物馆、美术馆中有书画收藏者,几乎都有过苏先生参与鉴定或征集书画的记录。据不完全统计,经其手鉴定、征集和抢救的书画文物有数万件,尤其是广东省博物馆就笔者目力所及,自六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中期苏先生退休,他所征集的书画就有三千多件。在博物馆的书画账本、卡片、包首、布套甚至木柜上,到处都能见到苏先生的手迹。这些手迹包括鉴定意见、征集经过、题签等,片言只语,字字珠玑。无疑,这些他所钟爱的书画饱含了其所倾注的数十年感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所抢救的两件国宝级书画明代陈录的《推蓬春意图》和边景昭的《雪梅双鹤图》,在学术界已是尽人皆知。
1973年,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举行。苏先生例行对出口的古旧字画进行鉴定。按照当时政策,一些工艺品公司可以将不能进博物馆、美术馆收藏的古旧书画出口,以此为国家换取外汇。这类书画,一般多为伪品,或即使是真品,但大多水平不高,属等外品。为了慎重起见,作为南大门的广州,每次多由苏先生主持对这一批书画作最后把关,确信无误后才给予放行。在这一年,苏先生对天津送来的一件署款为陈录的《梅花图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凭借他多年的经验,他断定,这件品相完好、画幅巨大纵29厘米、横902.5厘米、被当地文物鉴定部门定为仿品的《梅花图卷》极有可能是一条漏网的大鱼。于是,他以30元的价格为广东省博物馆买下来,带回馆里作进一步研究。陈录是明代早期著名画家,字宪章,号如隐居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工诗擅画,其中以梅、松、竹、兰为擅长,尤以墨梅的造诣最为精湛,与王谦齐名。他的传世作品不多。苏先生将此画与其他已有定论的陈录作品进一步比较,发现系真迹无疑。该画引首有徐世昌和周右的鉴定名章,时人程南云题写篆书推蓬春意,拖尾则有明清两代鉴藏家刘昌钦、张泰、陈鸿寿、徐楙、卢昌祚、姚元之、杨殿邦、夏塽、林则徐等题跋。这些题跋也是真迹,更加印证了苏先生的判断。后来,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的专家们来鉴定后,也都认为是陈录的精品,并被定为一级文物。到了八十年代,文物出版社还专门为此画出版了单行本册页,流传甚广;后来更被选入《中国美术全集》和《中国绘画全集》中。(节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