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人的日常(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人世间》原著作者梁晓声文集,描绘中国人的日常百态,洞悉社会的世道人心)
》
售價:NT$
301.0

《
走进具身智能
》
售價:NT$
407.0

《
我讨厌我自己:重建内心秩序,找回自己内心的光明
》
售價:NT$
301.0

《
人类迁徙(BBC驻外记者先锋之作,另类视角的人类简史)
》
售價:NT$
296.0

《
数学真有用:生活中的数学智慧
》
售價:NT$
254.0

《
数学思维的力量
》
售價:NT$
332.0

《
大学问·清承明制:明清国家治理与社会变迁
》
售價:NT$
500.0

《
魏武王曹操(共两册)
》
售價:NT$
796.0
|
內容簡介: |
設計這行業,不是戲棚下站久了,就是你的。
本書將協助你打造出更具競爭力的個人品牌,
不論是在接案或求職,都能一眼被相中!
在競爭激烈的設計職場上,該如何才能在眾多競爭者中勝出?
透過本書的完整指導,三場戰役穩紮穩打,充份展現個人特質並打造出更具競爭力的個人品牌
第一戰──發展個人品牌
此階段將透過發覺內在自我與觀察外在自我的一連串評估過程,找出你最有價值的特色,並以此培養出個人品牌的特色。
第二戰──建立殺手級作品集
手邊有很多作品,但並非全部放入作品集就可以了事。你將在這一階段學習到如何去蕪存菁,整理並製作出吸引雇主或業主們的精彩作品集。
第三戰──找到夢寐以求的工作
恭喜你進入最後一戰。想要成功的職涯切忌亂槍打鳥,本階段將教你面試前、中、後的技巧以及注意事項,並邀請業界成功人士以及作者輔導過的學生分享心得。
不論你是正要成為專業設計人或者已是專業設計人,讀完本書,你便會具備找到完美工作所需的一切-而且你「真的可以找到工作」。
本書特色:
.最完整的設計作品集教學,除了怎麼作還教你如何想
.找出自我優勢X整理優質作品X搜尋設計工作
.學生職涯經驗分享+業界人士專業建議
.書中評估表單可下載電子版本使用
|
關於作者: |
DeniseAnderson
在Kean大學MichaelGraves學院底下的RobertBusch設計學校平面設計學程中,擔任資深作品集指導人,而她同時亦教授平面設計、品牌塑造及識別設計等課程。身為一位平面設計師、品牌策略師,以及屢獲殊榮之創意公司DesignDMA的創始人,Denise曾為各種從全球金融服務到新創公司等各種不同規模的客戶發展品牌策略。另外Denise還擁有Pratt藝術學院的設計管理M.P.S.學位。
|
目錄:
|
第一戰設計你的個人品牌
1個人化你的品牌
你的個人品牌就是你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它無形但卻始終存在,它是你各個方面的總和,包括:你的價值觀、興趣、技能、個性、行為與風格等。
2發展你的品牌故事
你已收集了許多包括特性、技能、個性及風格等構成你真實自我的有用資訊,現在該是時候要解析這些資料,並找出將定義你的品牌的關鍵洞見。
3設計你的品牌識別
透過研究你的內在與外在自我、找出你的「魔法星粉」,並從你的自我評估擷取出關鍵洞見等過程,你已清楚理解真實自我,也發展出了你的品牌故事。
4推廣你的品牌
你要制訂計畫、發展訊息、設計接觸點、找出你想接觸的受眾,然後透過他們的溝通管道來推廣你自己。別等待,不論是好的設計工作、專業人脈,還是讓自己公開成名的機會,都需要主動爭取。
5實例探究:品牌識別
引人注目的個人識別(再加上好作品)較有可能贏得面試機會,因為它會激起人們想進一步了解該創作者的慾望。
第二戰建立殺手級的作品集
6建構作品集前的準備工作
定義明確的個人品牌或許能引人注意,但專業的作品集才是獲得工作的關鍵。建立作品集是很具挑戰性的,感覺似乎是個無法克服的困難,因此事先做好準備可說是成功的關鍵。
7為你的作品集挑選王牌
你的作品集是你找工作時最重要的工具,它需要經常被灌溉、更新,以反映你不斷進化、增長的技能與經驗。不論你唸的設計學校多有名,若是缺乏強而有力的作品集,就沒人能看到或了解你的能耐。
8建立新專案
本書的重點在於透過探討別人努力建立的專案與作品集,來讓你了解(或許還能藉此激發你的靈感)其他人是如何完成此一挑戰的。
9開發你的作品展示版面
包裝作品集就像是包禮物-在發揮創意與選擇技巧後,你小心地把自己的作品放進盒子裡,再以你的個性與設計風格仔細地將盒子完整包裹。
10個人化你的品牌
在你決定影像的製作、挑選方式時,心中務必要牢記,各張影像都必須以視覺傳達你作品背後的故事,並融入你品牌的整體精髓。
11製作你的作品集
設計和製作是兩碼子事,但它們彼此緊密相關、相互合作-設計必須先發生,然後再由製作將你的設計實現。
12實例探究:學生作品集
並不是每個進大學的學生都一開始就對設計有興趣或是打算靠設計吃飯,但有些人的確是,而有些人是學到一半才開始產生興趣。
第三戰找到最棒的設計工作
13為面試簡報做好準備
當你被叫去在面試中展示作品集時,你必須成為你故事的現場、真人解說員,也必須成為你品牌最熱情的擁護者。
14運用各種工具靈活求職
大多數老闆主要都將重點放在作品集上,不過他們也會想看看你如何處理更傳統的接觸點-你的履歷、求職信、名片,甚至是社群媒體。
15展開求職活動
了解你眼前的這塊領域,然後專注於你真正想去的地方:你想在哪個產業裡工作?你想進入哪種類型、什麼規模的公司工作?在什麼樣的環境裡,你最有可能於專業和經濟方面都有所成長?
16管理你出色的職業生涯
我帶著作品集課程班的學生們去紐約拜訪了4位成功獲得Saatchi&SaatchiWellness廣告公司雇用的RBSD校友。
17實例探究:設計職涯
我依然清楚記得-我們拖著我們的大行李箱與個人財物,走出車站,邁向未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