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古味风华录:打捞历史深处的饮食细节
》
售價:NT$
347.0

《
AIGC革命 :新时代技术变革与场景赋能
》
售價:NT$
352.0

《
大学问·当代自由意志导论(写给大众的通俗导读,一书读懂自由意志争论。知名学者徐向东精心翻译。)
》
售價:NT$
347.0

《
(格式塔治疗丛书)进出垃圾桶
》
售價:NT$
449.0

《
趋势交易(原书第2版)
》
售價:NT$
454.0

《
教学高手:AI 时代怎么教
》
售價:NT$
305.0

《
中国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报告2025
》
售價:NT$
403.0

《
建国者的财富:金钱如何塑造了美国的诞生
》
售價:NT$
500.0
|
內容簡介: |
「一生赤誠愛國盼振興中華,半世慈善辦學為民族育才」
你是老闆要看,你是老師需要看,你是公務員更要看,你是從事慈善事業的人絕對要看。
★民國近代最著名的慈善家、實業家,同時也是一位政治家、教育家
★附有熊希齡大事年表
★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章開沅真誠推薦
二十四歲點翰林,受庶吉士;三十五歲欽派為清朝五大臣之一出洋考察歐美憲政,擔任參贊;四十歲出任民國財政總長、熱河督統;四十三歲被民選為第一任國務總理;晚年創立香山慈幼院,為院長,甚至投身抗日……
他為振作創興,襄辦湖南、東三省新政實業與變法改革,是位實業家。
他受迫袁世凱挾制,應允組織第一流人才內閣,欲施展興國大業,是位政治家。
他創辦香山慈幼院,家產全獻,救災辦賑,收養災童,設校育才,是位慈善家、教育家。
終其一生毫無保留獻給國家與社會。其早年於「棉花」畫作的題簽──「此君一出天下暖」,正是他冀望的政治理想與致力於慈善事業的人生寫照。
本書徵引許多熊希齡一生經歷(政治、實業、教育等)的一手資料,並有難得一見的相關照片,多數章節之後留有作者個人小結,得一探完整的熊希齡面貌。
|
關於作者: |
於梨華
祖籍浙江鎮海,1931年生於上海。1947年舉家遷往臺灣,就讀臺中女中。畢業後考入臺灣大學外文系,隔年轉入歷史系,1953年畢業。同年九月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英文系就讀,後轉入新聞系,1956年獲新聞學碩士。在大學期間也嘗以筆名方莉夏、鴻鳴投稿,文章散見《文學雜誌》、《自由中國》、《現代文學》、《文壇》、《野風》等刊物,當時有幾篇小說,如〈鞋的憂喜〉、〈無腿的人〉、〈殞落〉、〈埋葬〉和〈追不回的幸福〉(曾收錄於臺灣皇冠出版社典藏全集)已嶄露光芒。文體精緻,被譽為臺灣六〇年代現代主義代表作家之一,也是留學生文學鼻祖,擅長刻畫各種性格的人物。
1956年留美,以英文短篇小說《揚子江頭幾多愁》獲米高梅電影公司文藝獎首獎。1968年起,在紐約州立大學奧本尼(Albany)分校執教,教授中國現代文學、中國古典文學、中國報刊雜誌選讀。1975年返中國訪親,被臺灣政府視為「媚匪」列入黑名單,禁止回臺並封殺其作品,至1985年解除。1983年夏被YaddoColony(耶都藝區)邀請為寫作區員。1984至1985年得富爾布萊特獎(FulbrightFellowship)到南斯拉夫與作家交流。1993年退休移居舊金山灣區,現居馬里蘭州。2006年獲佛蒙特州MiddleburyCollege榮譽文學博士。
著有《夢回青河》、《又見棕櫚,又見棕櫚》(獲得1967年嘉新文學獎)、《傅家的兒女們》、《焰》(即《花開有時》)、《變》等二十六部小說與散文集,作品曾被翻譯成英文,也有一些被改編為電影和電視劇。
於梨華作品年表:
1956〈揚子江頭幾多愁〉(SorrowattheEndoftheYangtzeRiver)(又名「揚子江頭的嗚咽」)
1963《夢回青河》(長篇小說)
《歸》(短篇小說集)
1965《也是秋天》(中篇小說集)
《變》(長篇小說)
1966《雪地上的星星》(短篇小說集)
1967《又見棕櫚,又見棕櫚》(長篇小說)
1968《柳家莊上》(中短篇小說集)
1969《白駒集》(短篇小說集)
《燄》(長篇小說)
1972《會場現形記》(短篇小說集)
1974《考驗》(長篇小說)
1978《誰在西雙版納》(遊記)
《傅家的兒女們》(長篇小說)
1980《記得當年來水城》(散文集)
1988《尋》(短篇小說集)
《美國的來信》(書信集)
1989《三人行》(長篇小說)
《相見歡》(短篇小說集)
《情盡》(短篇小說集)
1996《一個天使的沉淪》(長篇小說,原名《小三子,回家吧》)
1998《屏風後的女人》(中短篇小說)
2000《別西冷莊園》(散文集)
2002《在離去與道別之間》(長篇小說)
2008《飄零何處歸》(散文集)
2009《彼岸》(長篇小說)
《秋山又幾重》(中短篇精選集)
2015《又見棕櫚,又見棕櫚》(長篇小說)、《小三子,回家吧》(長篇小說)、《黃昏,廊裡的女人》(中短篇精選集),(以上三書收入於梨華精選集)。
2016《夢回青河》、《花開有時》(於梨華精選集)
2017《林曼》、《變》(於梨華精選集)
|
目錄:
|
自序 重逢/於梨華
推薦序 海外華人的血淚與魂魄─談於梨華的小說藝術/袁良駿
編輯室的話
變
附錄 於梨華作品年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