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世界文明史(上)
			》 
			 售價:HK$ 
			209.0
			 
			 
	
			  
			《 
			东亚朱子学研究:日本朱子学研究
			》 
			 售價:HK$ 
			85.8
			 
			 
	
			  
			《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 文字编
			》 
			 售價:HK$ 
			424.8
			 
			 
	
			  
			《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汉英对照)(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系列”丛书)
			》 
			 售價:HK$ 
			587.6
			 
			 
	
			  
			《 
			世界在前进
			》 
			 售價:HK$ 
			81.4
			 
			 
	
			  
			《 
			文以载道: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
			》 
			 售價:HK$ 
			88.5
			 
			 
	
			  
			《 
			高句丽史
			》 
			 售價:HK$ 
			184.1
			 
			 
	
			  
			《 
			随他们去:别把精力浪费在无法掌控的事情上
			》 
			 售價:HK$ 
			81.4
			 
			 
	
 
       | 
     
      
      
         
          | 編輯推薦: | 
         
         
          |  
            《朱子学的新研究近世士大夫思想的展开》一书以朱熹时代的朱子学为中心,在行文中以清晰的脉络梳理出朱子学上承周惇颐,下启宋元明清的相关历史传承,同时兼及朱子学的的其他研究领域,深度挖掘朱熹的处事、学术、施政思想。
           | 
         
       
      
      
      
      
         
          | 內容簡介: | 
         
         
           
            《朱子学的新研究近世士大夫思想的展开》一书共收录日本著名学者吾妻重二先生的论文17篇,以时间为纵轴梳理朱子学的历史传承和演变,以朱熹的相关思想和理论为横轴进行深入剖析。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朱子学的新研究近世士大夫思想的展开》分为《太极图》与周惇颐的研究、朱熹的思想以及朱熹以后附论等三大部分,全面介绍了从周惇颐到朱熹以及朱熹之后的朱子学发展状况,特别是朱熹对圣人、理、气、鬼神思想和宇宙观、学问观、政治观看法。在地域和时间上兼及中国、日本、朝鲜、美国等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对朱子学的研究。
 丛书简介:《朱子学文库》收录海内外朱子学研究的*成果。包括:朱子学研究,朱子后学研究,百年朱子学研究,东亚朱子学研究,朱子学的普及与推广等。
           | 
         
       
      
      
      
         
          | 關於作者: | 
         
         
          |  
            吾妻重二,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博士,关西大学文学部教授。1956年1月生,1978年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毕业,1981-1983年作为高级进修生留学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关西大学文学部部长、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科长、大学院东亚文化研究科科长、关西大学理事;兼任日本中国学会理事、日本道教学会理事、东方学会评议员及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研究领域为近世东亚儒学思想。主要专著有《朱子学的新研究近世士大夫的思想史的地平》(2004)、《宋代思想的研究围绕儒教、道教、佛教的考察》(2009)和《朱熹实证研究》(2012)等,并有译著、编著共十余部。
           | 
         
       
      
      
      
      
         
          | 目錄: 
           | 
         
         
           
            目录:
 朱子学的精神与未来《朱子学文库》序
 自 序
 上篇 《太极图》与周惇颐研究
 论周惇颐人脉、政治、思想
 《太极图》之形成围绕儒佛道三教的再检讨
 《太极图图说》之展开与变容
 中篇 朱熹的思想
 概念──圣人理气鬼神
 道学的圣人观及其历史特色
 理的思想朱子学与魏晋玄学
 朱熹的鬼神论和气的逻辑
 易学理论与宇宙认识
 朱熹的象数易学及其意义
 《周易参同契考异》之考察
 学问修养论
 多层性的知识朱熹穷理论的位相
 格物穷理的发展朱熹之后的两大方向
 居敬前史
 静坐考
 政治实践及其思想
 朱熹的政治实践及其思想
 朱熹的中央权力批判
 下篇 朱熹以后附论
 《性理大全》的成立与《朱子成书》兼及元代明初的江西朱子学派
 日本江户初期学塾之发展与中国、朝鲜
 美国的宋代思想研究最近的情况
           | 
         
       
      
      
      
         
          | 內容試閱: 
           | 
         
         
           
            静坐考
 前 言
 1914 年,留学日本的郭沫若曾习静坐。
 据说一高豫科毕业后不久就患上高度神经衰弱症的郭沫若,记忆力严重丧失,悲观之余,甚至想到了自杀。然而某一次,他偶然买到了王守仁(王阳明)的《王文成公全集》,由此想到尝试一下静坐,于是又购买了《冈田式静坐法》一书,开始进行静坐。此后他的生活就是每天早上和临睡前各静坐30 分钟,并且每天读10 页《王文成公全集》。这样的生活给郭沫若的身心带来了戏剧般的效果。还不到两周时间,他就变得能安然入睡,而且心悸现象也开始平稳下来。不仅是身体上出现了这样的效果,郭沫若说:而在我的精神上更使我彻悟了一个奇异的世界。从前在我眼前的世界只是死的平面画,到这时候才活了起来,才成了立体,我能看得它如像水晶石一样彻底玲珑(以上引自《王阳明礼赞》,收载于郭沫若《文艺论集》,1925 年)。这是一个通过静坐这种修身养性的方法而摆脱危机的有趣的事例之一。所谓冈田式静坐法,是明治三十九年(1906)由冈田虎二郎开创、从明治后期到大正时代吸引了众多知识人与一般民众的一时非常盛行的坐法。郭沫若也利用了当时流行的这种静坐法,他购买的那本《冈田式静坐法》由实业之日本社于明治四十五年(1912)刊行。
 上海的蒋维乔受到这种冈田式静坐法的激发,于1914 年以因是子为笔名写了一本《因是子静坐法》,由此静坐在中国也流行开来;另外,毛泽东青年时代的恩师杨昌济也推荐静坐a;1917 年,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论文《体育之研究》,批判因是子的静坐法是偏重静而无视动;还有,郭沫若也在前述的文章中提倡他自己的静坐法这些,都不失为在广泛考察静坐之历史时的值得留在记忆中的片断。所谓静坐,原本是宋代的道学中首先提出的自我修养法。至于冈田式静坐法与道学的方法究竟有多少类似性姑且不论,正如读了《冈田式静坐法》的蒋维乔所说,静坐是我国固有之术(《因是子静坐法》序),其源流来自于中国,特别是宋代道学这一点是不可置疑的。或许可以说,郭沫若等人的例证也正装点了始于道学的静坐史的最后一页。有关道学中的静坐的研究,也许是因为静坐与身体技法相关,作为哲学的一个领域很难对其进行探讨之故,笔者尚未见到系统的论考,至今为止关于这一方面仍然有不少不明之处b。在此,本章以朱熹为焦点,尝试分为如下四节来进行考察:(一)静坐的各种思想;(二)朱熹的静坐;(三)静坐中的坐法;(四)《龟山门下相传指诀》与朱熹。本章力图明确地说明一下所谓静坐都有哪些方法以及静坐在中国思想史中是如何被定位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