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乌云毕力格教授长年从事蒙古史研究、中亚民族关系史研究、满蒙文档案文献研究和清史研究,而读书期间在亦邻真先生和魏弥贤先生的指导下,经过严格的语文学研究和文本研究的训练,而本书的写作,不论是研究理念还是研究方法均得益于此,同时也为民族史地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典范。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作者系列论文整合而成,所有论文皆已正式发表。本书以"五色四藩"命名,是因为其内容包括内亚各部族关系和蒙古人文历史地理研究两项之故。十六世纪时,以青色的东方寂静尊为中心的坛城文化深刻影响了蒙古文化,在蒙古形成了以青色蒙古为中心,白、红、黄、黑四族环绕的独特的"五色四藩"之说。
本书上编是内亚部族关系史相关的内容,涉及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和天山北路卫拉特草原等区域的复杂关系,从时间上主要集中在清代前期。本书下编为蒙古历史地理研究。历史地理学是一个综合学问,包括历史自然地理学和历史人文地理学以及其派生出的分支学科。本书所谓蒙古历史地理,纯属人文地理学范畴,探讨的是明清时期相关人物的活动区域,虽然也涉及了历史地图,但并非专业的历史地图研究,而只限于其文字内容,因此这部分的研究仍以文本为基础。
|
關於作者: |
乌云毕力格教授1984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历史系,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19841987年间,师从著名蒙古学家亦邻真教授研究蒙古史,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41998年间,在德国波恩大学中亚语言文化研究所师从德国著名蒙古学家Michael weiers攻读中亚语言文化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清史研究所满文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蒙古史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等社会职务,担任日本蒙古文化研究协会会刊uaestiones Mongolorum Desputatae(《蒙古学问题与争论》)主编。
乌云毕力格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蒙古史研究、中亚民族关系史研究、满蒙文档案文献研究和清史研究。1987年以来,用蒙、汉、德、英等文在国内外发表了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了《和硕特史略》、《Ueberlieferungsgeschichte des Berichts ueber den Feldzug des Kangxi-Kaisers gegen Galdan 1696-1697》、《喀喇沁万户研究》、《研究》等多部专著和《蒙古民族通史》(第四卷)、《内蒙古通史》(第四卷)、《蒙古史纲要》等多部合著,整理出版了《清内阁蒙古堂档》(合编)、《清朝前期理藩院题本》(合编)等大型满蒙文档案汇编,主编了《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丛书?蒙古学卷》等丛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