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生财富靠康波
》
售價:NT$
556.0
《
富人是怎么赚钱的
》
售價:NT$
347.0
《
法律双声道: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制度的差异与融合
》
售價:NT$
551.0
《
时刻人文·富与穷:英国政治经济学思想史(1750—1834)
》
售價:NT$
500.0
《
影像中的侦查学:刑侦警务类节目研究
》
售價:NT$
245.0
《
俄国社会阶层与历史变迁(1700—1900)
》
售價:NT$
449.0
《
博弈与平衡:奥格斯堡城市宗教改革研究(1518-1537)
》
售價:NT$
551.0
《
古代中国与南亚文明论丛
》
售價:NT$
281.0
|
編輯推薦: |
对英雄而言
至暗的时刻
或许不是力挽狂澜的战时岁月
却是
默然目送自己挚爱的帝国
无可奈何花落去的那些瞬间
他曾坚决地为捍卫它而战 他却终于只能顺应潮流终结它
他是丘吉尔 它是英帝国
透过原始文件资料 眺望
一位英雄和一个帝国的黄昏
本书研究角度独特,是开发新课题之作,得到国内学界泰斗的高度重视、好评。
本书作者对英国及英联邦研究多年,功力深厚,本书主题又是他关注十多年的问题,积十多年的功力写成。
作者十多年来一直注意收集国内外相关中文尤其是外文的文献资料,所用史料之丰富,难能可贵。
本书叙述线索清晰,所有评断均言之有据,信息量极为丰富,论述范围从丘吉尔年轻时代一直延伸到他第二次首相任期,以非殖民化问题为关注核心,勾勒了大英帝国在这些年间由盛而衰的发展轨迹,折射出丘吉尔相应的心路历程。
|
內容簡介: |
温斯顿丘吉尔的一生与英帝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始终不渝地为捍卫帝国而抗争,坚决反对任何损害帝国利益的行为,包括一切非殖民化的政策措施。他的这种抗争在二战时达到*。但是当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蓬勃兴起之时,尤其是他在1950年代初第二次出任首相之后,丘吉尔却出人意料地采取了一些非殖民化的举措,基本上顺应了非殖民化的潮流,实现了他一生中对于英帝国立场的重大改变。而对于英帝国而言,非殖民化过程也是英帝国衰亡的过程。
本书主要根据丘吉尔本人的著作、书信和演讲以及英美两国已出版和未出版的相关原始文件资料,对丘吉尔及其政府的帝国观念和立场,特别是在非殖民化问题上的态度和举措,作了系统的研究探讨,重点放在丘吉尔二战期间和50年代初第二次出任首相期间。同时,对英国非殖民化及相关问题,特别是美国的作用和影响等作了探讨,以对丘吉尔在英帝国的非殖民化中的作用和影响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
關於作者: |
潘兴明 历史学者。在南京大学等高校任教多年,曾赴美国哈佛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作访问学者和学术研究。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教授,中国欧洲学会理事、中国英国史研究会理事、上海市世界史学会理事。专著有《20世纪的中英关系》、《南非在黑白文化的撞击中》等近10部,译著有《中国的传统与变革》、《西方文明史》等多部。
|
目錄:
|
序
英文缩写表
引 言
第一章 维护英帝国的努力
第一节 捍卫殖民地的行动
第二节 爱尔兰问题的解决
第三节 印度问题的新举措
第四节 中东政策的推出和争执
第二章 战时帝国政策
第一节 战时帝国政策的确立
第二节 帝国内部事务的处置
第三节 战时政策的后果及评价
第三章 英美在殖民主义问题上的争论和冲突
第一节 英美的立场分歧及在战前的争执
第二节 对于《大西洋宪章》的不同立场
第三节 英美对于殖民地未来的构想
第四节 关于殖民地独立的争论
第五节 关于殖民地问题国际化的交锋
第六节 托管制度的确立
第四章 在野期间的抗争
第一节
帝国政策的延续与争论
第二节 工党帝国政策的调整
第五章 殖民政策的延续和调整
第一节 保守党的非殖民化政策
第二节 殖民地援助和发展问题
第三节 三场殖民战争
第六章 英国的国际战略与非殖民化
第一节 英国的国际战略与帝国
第二节 埃及问题
第三节 英帝国的非殖民化与美国
第四节 英法在殖民问题上的合作与英欧关系
第五节 由英帝国走向英联邦
结 语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