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指挥文化: 1901—1940 年美国陆军和德国武装部队的军官教育及其对二战的影响
》
售價:NT$
398.0

《
科举1300年(中国读书人的阶层跃迁之路,读懂中国历史,无法绕开的科举1300年)
》
售價:NT$
449.0

《
为了治愈:改变医学的 30 个诺贝尔奖
》
售價:NT$
301.0

《
AIGC驱动工业智能设备:系统设计与行业实践
》
售價:NT$
505.0

《
中国人的日常(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人世间》原著作者梁晓声文集,描绘中国人的日常百态,洞悉社会的世道人心)
》
售價:NT$
301.0

《
走进具身智能
》
售價:NT$
407.0

《
我讨厌我自己:重建内心秩序,找回自己内心的光明
》
售價:NT$
301.0

《
人类迁徙(BBC驻外记者先锋之作,另类视角的人类简史)
》
售價:NT$
296.0
|
編輯推薦: |
★世界经典名著,国家教育部语文新课标文学经典,巴尔扎克恢弘巨著《人间喜剧》系列的序幕,自1834年发表以来在世界各国一版再版,家喻户晓,拥有亿万读者。
★傅雷先生的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既忠实于原著的文字表意,又展现了原著的情怀。本书即根据人民文学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傅译本进行精心编校。
★告别传统经典书籍深色压抑厚重的风格,更加富有清新文艺气息,融入现代感,偏年轻化设计。更有精选的十多幅法文原版富有时代气息的插图,直观呈现小说中的精彩情节。
★2018年是傅雷先生诞辰110周年,特推出富有纪念意义的傅雷译著精装珍藏本,极富收藏价值。
|
內容簡介: |
小说以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法国社会为背景,讲述了经商发家的高老头倾其心血抚养的两个女儿,婚后在上流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下榨取父亲的财产、损害父亲的尊严、折磨父亲的情感,直至其一无所有、身心交瘁而死。与此主线交织的是外省青年拉斯蒂涅闯入巴黎上流社会,认清其间种种诱惑与险恶的经历。巴尔扎克鸿篇巨制《人间喜剧》中的主要人物在这部小说中纷纷亮相,从而揭开了人间喜剧的序幕。
|
關於作者: |
作者:巴尔扎克(17991850),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倾其一生创作的巨著《人间喜剧》在小说史上占有突出地位,从不同侧面描写了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社会,反映出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历史趋势,再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风貌,其中的代表作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百余年来,巴尔扎克的作品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译者: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江苏省南汇县(今属上海)人。我国知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代法语翻译巨擘。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巨大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协会吸收为会员。翻译作品共三十四部,主要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名人传》等。
|
目錄:
|
伏盖公寓 001
两处访问 049
初见世面 083
鬼上当 138
两个女儿 203
父亲的死 238
|
內容試閱:
|
重译本序
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以实际工作论,翻译比临画更难。临画与原画,素材相同(颜色,画布,或纸或绢),法则相同(色彩学,解剖学,透视学)。译本与原作,文字既不侔,规则又大异。各种文字各有特色,各有无可模仿的优点,各有无法补救的缺陷,同时又各有不能侵犯的戒律。像英、法,英、德那样接近的语言,尚且有许多难以互译的地方;中西文学的扞格远过于此,要求传神达意,铢两悉称,自非死抓字典,按照原文句法拼凑堆砌所能济事。
各国的翻译文学,虽优劣不一,但从无法文式的英国译本,也没有英文式的法国译本。假如破坏本国文字的结构与特性,就能传达异国文字的特性而获致原作的精神,那么翻译真是太容易了。不幸,那种理论非但是刻舟求剑,而且结果是削足适履,两败俱伤。两国文字词类的不同,句法构造的不同,文法与习惯的不同,修辞格律的不同,俗语的不同,即反映民族思想方式的不同,感觉深浅的不同,观点角度的不同,风俗传统信仰的不同,社会背景的不同,表现方法的不同。以甲国文字传达乙国文字所包含的那些特点,必须像伯乐相马,要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而即使是最优秀的译文,其韵味较之原文仍不免过或不及。翻译时只能尽量缩短这个距离,过则求其勿太过,不及则求其勿过于不及。
倘若认为译文标准不应当如是平易,则不妨假定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那么原文的意义与精神,译文的流畅与完整,都可以兼筹并顾,不至于再有以辞害意,或以意害辞的弊病了。
用这个尺度来衡量我的翻译,当然是眼高手低,还没有脱离学徒阶段。《高老头》初译(一九四四)对原作意义虽无大误,但对话生硬死板,文气淤塞不畅,新文艺习气既刮除未尽,节奏韵味也没有照顾周到,更不必说作品的浑成了。这次以三阅月的工夫重译一遍,几经改削,仍未满意。艺术的境界无穷,个人的才能有限:心长力绌,唯有投笔兴叹而已。
一九五一年九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