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社会史、历史记忆与日本史研究,在国外游学多年,本书从其新史学实践出发,展示了集体记忆理论、图像史、传媒研究、后殖民批评等话语资源的应用可能,也都对新鲜有趣的素材作了扎实细致的梳理,并不都是简单套用。作者的努力在国内外已经收到了很大学术反响,尤其是在学术范式的转型上取得了极为深厚的成果,对于当代中国学术界与文化界有较大的触动,相信这些深入的思考,可以让我们对于*的学术动态与未来趋势有更为真切的认知,进而促进中国学术研究的深化。
|
關於作者: |
孙江,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与历史学院特聘教授,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院长。著有《作为他者的宗教近代中国的政治与宗教》(博扬文化,2016年)、《中国の「近代」を問う历史?記憶?アイデンティティ》(汲古书院,2014年)、《近代中国の宗教、結社と权力》(汲古书院,2012年)、《近代中国の革命と秘密結社中国革命の社会史的研究(1895-1955)》(汲古书院,2007年)等。
|
目錄:
|
后现代主义、新史学与中国语境3
知识社会史的视线48
语言学转向之后的中国新史学67
明清教派书写与反教派书写81
清末秘密会党与辛亥革命88
记忆
历史学找回想象力109
在记忆与忘却之间114
皮埃尔诺拉及其记忆之场126
不可回避的过去阿莱达阿斯曼及其《记
忆中的历史》150
概念
中国人的亚洲自画像171
近代知识亟需考古我为什么提倡概念史
研究187
概念、概念史与中国语境194
切入民国史的两个视角:概念史与社会史213
重审中国近代222
儒学与社会主义的早期邂逅231
东亚
解构靖国神社的政治话语241
作为事件的他者近代中日历史教科书
里的前近代叙述259
在亚洲超越近代?一个批评性的
回顾274
访谈
近代东亚史,我作如是说295
一分钟的沉默,也是记忆之场307
秘密社会究竟有多少秘密?319
后 记3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