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本书是同济大学陈畅副教授对中国古代思想世界展开的文化讨论专著。全书通过宋明理学的一些思想史个案研究和具体文本文献的解读,探讨其形上学建构与历史实践之间的意义关联。具体说来,是在作为实践哲学的理学道统论语境中重新解读理学思想。在此,形上学与实践之关联并不仅仅是一个命题,而是展开为一个具体的思想史脉络与学理系统,其中牵涉到思想、历史、社会等不同层面的解析与思想史意义上严谨而精微的考辨,亦关涉思想与历史、政治与学术之间的互相影响、制约与限定。
|
內容簡介: |
本书通过深入辨析理学与宋明时代政教秩序建构之间的一体机制,还原理学的思想史面貌。作者指出,如何在平民化的郡县制时代重建源自封建制(贵族制)的礼乐生活,是以朱子为代表的理学家思考的核心。本书从不同的角度,包括通过梳理朱子道统论的思想史脉络、借助以礼化俗的视野分析理学家的家礼实践、梳理《明儒学案》中的政教议题、考察理学诸家公共性(神圣性)的不同建构方式等,探讨理学家群体对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难题的总体思考以及解决方案。由此,本书所呈现的宋明理学,不是现代人眼中局限于微观内在的哲学形上学,而是因应宋明时代政教难题而兴起并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运动与社会政治、文化塑造运动。书后还附有《性善:指引抑或实体?》《气学传统及早期启蒙思潮》等相关论文,以更好呈现作者的探讨话题。
|
關於作者: |
陈畅,男,1978年出生,广东梅县人。中山大学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后,现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史、宋元明清哲学。著有《自然与政教刘宗周慎独哲学研究》,编有《儒学与古典学评论》(第三辑),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