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天下没有陌生人
》
售價:NT$
286.0

《
想通了:清醒的人先享受自由
》
售價:NT$
281.0

《
功能训练处方:肌骨损伤与疼痛的全周期管理
》
售價:NT$
653.0

《
软体机器人技术
》
售價:NT$
454.0

《
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
》
售價:NT$
347.0

《
奴隶船:海上奴隶贸易400年
》
售價:NT$
352.0

《
纸上博物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诞生(破译古老文明的密码,法国伽利玛原版引进,150+资料图片)
》
售價:NT$
398.0

《
米塞斯的经济学课:讲座与演讲精选集
》
售價:NT$
347.0
|
內容簡介: |
本教材以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市场化、工业化、国际化与城市化为背景,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改革与开放中的基本理论问题与重大现实问题展开系统、深入的分析,揭示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经济学意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正在进行的一场伟大的实践,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运行规律决定了我们既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教条化,也不能照搬照抄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教条,而应以与时俱进的态度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合理运用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既重视对生产关系的分析,也关注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应在揭示资源配置规律的过程中剖析经济关系,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为此,本教材倡导直面现实的研究态度和方法。直面现实的研究并非是不要理论,而是应坚持问题导向,从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入手,通过对现象的深入剖析来检验现有的理论并发展与创新经济学理论,丰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本教材共包含导论与九章内容。导论主要讨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对象与方法论;*章在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反思社会主义的实践,揭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性,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二章对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过程进行经济学分析,揭示了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的经济学意义;第三章着重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产权特征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与模式选择;第四章运用现代企业理论,讨论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基本思路与模式选择,着重研究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相结合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模式;第五章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问题;第六章对当代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问题,特别是对2008年以来的经济新常态及经济增长动能的转换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七章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特别是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八章分析社会主义的对外经济关系,特别是对对外贸易、资本引进、国际资本流动、汇率等问题展开了比较深入的分析;第九章主要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讨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活动合理干预的边界与方式。
|
關於作者: |
杨瑞龙,1957年5月生,江苏省昆山市人。1990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理论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先后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和丹麦奥登塞大学访问进修。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新制度经济学、非均衡经济学、产权与国有企业改革等研究领域发表了一批颇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已出版了《宏观非均衡的微观基础》《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等多本学术专著,在《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曾获第八届和第十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高校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第三届、第四届、第六届、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项。被选拔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选,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获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教育部“青年教师奖”。作为博士论文的指导教师,所指导的论文先后在2004年和2008年两度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