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国家名片C919(跟踪十余年,采访百余人,全景式呈现中国大飞机C919,让读者领略到中国航空科技的最新成就)
》
售價:NT$
653.0

《
中国数字人产业发展报告
》
售價:NT$
500.0

《
另一种疯狂:精神疾病的污名与希望之旅(APS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斯蒂芬·欣肖教授倾其一生撰写;2018年美国图书节最佳图书奖)
》
售價:NT$
296.0

《
罗尔斯与马克思
》
售價:NT$
398.0

《
珊瑚:美丽的怪物
》
售價:NT$
587.0

《
基于语体的语篇衔接方式的选择性研究
》
售價:NT$
347.0

《
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一部美国版《史记》
》
售價:NT$
449.0

《
孤独谱系障碍评估与干预:从理论到实践 国际经典医学心理学译著
》
售價:NT$
1061.0
|
內容簡介: |
當我們說到「美」,我們在談論什麼?
●暨《Wabi-Sabi:給設計者、生活家的日式美學基礎》後,作者李歐納.科仁詮釋美學意義又一經典!
●作者柯仁打破過往談美學的理論式框架,試圖用精簡的文字將美學分為十種定義,為眾人建構一個更容易理解的美學景象。
「aesthetics」,在中文多譯為「美學」。這個詞彙起源於希臘語「aisthetikos」,最初意義為「感官上的感受、認知」,因此時至今日,「美學」在歐洲又常稱作「感覺學」,主要研究「美」的本質及意義,也是哲學討論上的一大重要主題。
李歐納.科仁在書寫《Wabi-Sabi:給設計者、生活家的日式美學基礎》、《重返Wabi-Sabi:給日式生活愛好者的美學思考》時,不斷試圖釐清日本文化的一支重要美學,希望這個迄今模糊而抽象的概念能被世人重新理解。但就在李歐納.科仁追尋與探索的書寫過程中,他時不有模糊不清,甚至是發現自己落入了自我吹捧、因而厭惡自我吹捧的頹喪感。
這促使他反覆思考「美學」的定義。先在哲學的美學裡不停爬梳,直至體悟出「建構一個更容易理解的美學」之重要──畢竟唯有如此,才能更準確地反映出我們的大腦與世界的交集。於是李歐納.科仁抽離了那些自我中心深思,回頭挑掉所有可能顯得誇飾的自我吹捧,嘗試再次整理美學多面向的定義……最終,完成了這本書。
本書輕薄、易讀,以李歐納.科仁一貫簡潔而精準的口吻,讓讀者不禁向「更細微處」沉浸在他的思緒脈絡裡,體會這十種對美學之詮釋,澈底且具體感受:美學在分析、想像、概念上的心理機制──我們在面對「美」的時候,我們的意識如何流動?
在本書結尾,經由一篇(於印刷前,因對美學顛覆念頭萌生,故增寫的)敘事,在前後連貫的上下文間,讀出美學展現各種定義的方式,進而深層又清晰地認識到這些眾多「美學」、這個龐大的精神領域之模樣。
這一切究竟跟你、跟我有何關?
李歐納.科仁希望透過如同一本美學小辭典般之著作,在扼要定義中,幫助創作者、美學愛好者、欲挑戰美學者,面對與美學相關的生活事物或工作時,能建設性地思考、討論關於美學當下的現象與體驗。
「美學」其實並不沉重、不艱澀,反而如此親近在我們每日的對話、生活、認知中。
|
關於作者: |
李歐納.科仁(LeonardKoren)
藝術家、建築師、作家,居住於美國舊金山及日本東京。UCLA建築與都市設計碩士,唯一的建築作品是17歲時蓋的一間茶屋;70年代著名前衛圖像雜誌WET:TheMagazineofGourmetBathing創辦人,曾出版多本美學相關書籍,如《Wabi-Sabi:給設計師、生活家的日式美學基礎》、《重返Wabi-Sabi:給日式生活愛好者的美學思考》、《擺放的方式:安排物件的修辭》、《如何耙草》(HowtoRakeLeaves)、《石與沙的花園》(GardensofGravelandSand);日本雜誌BRUTUS專欄作家,專欄名稱為〈李歐納博士的文化人類學導引〉。
譯者簡介
蘇文君
文藻外語學院畢,曾就讀師大翻譯研究所會議口譯組,現從事口筆譯工作。興趣是無時無刻與人打招呼 「Hi讀者們」。熱愛電影,iTunes選了shuffle模式還是會一直跳歌。譯有《動物也瘋狂:動物精神創傷與復元的故事》、《疼痛是一道我穿越了的牆:瑪莉娜 阿布拉莫維奇自傳》等。電子信箱:swjinwenzao@gmail.com
|
目錄:
|
概論
「美學」詞彙的起源
定義
1. 外在
美學=事物的表面樣子
2. 風格
美學=風格或感受能力
3. 品味
美學=一種品味或「有品味的」
4. 藝術哲學
美學=西方哲學一環,主在探討與藝術相關的現象本質;藝術的哲學
5. 理論/註釋
美學=與藝術、美及相關主題的共通根本原則
6. 藝術的
美學=「藝術的」同義詞
7. 美麗的
美學=美或「美麗的」同義詞
8. 美化
美學=致力於美化人體的專業
9. 認知
美學=一種認知,並在這之中有所知覺並思考現象與事物之中的感知與情感特質
10. 語言
美學=一種製造、交易買賣,並由賞識藝術、設計相關事物的人們使用、理解之語言
「美學」的實際運用
註解
圖片說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