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古印度著名的宫廷背景政治斗争戏剧
☆遵循原剧本形式,原汁原味展现梵语戏剧魅力
☆专业翻译,展现梵语文学的美感和节奏感
|
內容簡介: |
《指环印》是七幕剧,取材于公元前4世纪孔雀王朝兴起时期的历史,讲述了主角国王月护、宰相贾那吉耶和旧朝宰相罗刹之间展开的政治计谋。故事从罗刹试图推翻新王朝复辟难陀朝开始,终止于贾那吉耶通过一系列的谋划使罗刹甘愿归顺月护王,罗刹成为月护王的新宰相。本剧反映了列国纷争时代,统治阶级的政治和道德观念。
本书翻译语言晓畅,保留了原剧本的形式,对话中穿插有吟诵诗歌,读来能感受到原剧本语言的美感和节奏感。
|
關於作者: |
毗舍佉达多,7-8世纪印度剧作家,擅长描写印度宫廷和政治斗争,存世作品有《指环印》《罗摩的欢乐》《情网》《王后和月护》。
黄宝生,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毕业,1965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现任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主要著作有《印度古代文学》《导读》《梵语文学读本》;译著有《梵语诗学论著汇编》《奥义书》《薄伽梵歌》等。
|
目錄:
|
前言
指环印
剧中人物
序幕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第六幕
第七幕
|
內容試閱:
|
《指环印》(Mudrdrdk.sasa,剧名全译为《指环印和罗刹》或《凭指环印降伏罗刹》)的作者是毗舍怯达多(Vigilkhadatta)。他的生平事迹不详。仅据《指环印》序幕中戏班主人的介绍,可知他的祖父是封建领主(silmanta,相当于诸侯),他的父亲享有摩诃罗阁(Maharaja,意谓大王)的称号。这说明他出身于贵族世家。另外,在《指环印》的终场诗中,作者称颂了一位击退蔑戾车蛮族入侵者的月护王。一般说来,终场诗中称颂的国王是与剧作者同时代的国王。但是,《指环印》剧中的月护王属于公元前4世纪,不可能与剧作者生活于同时代。这样,一些学者认为这位月护王是笈多王朝的月护(Candragupta)二世,在位时间为公元45世纪。但是,在《指环印》的有些抄本中,终场诗中称颂的国王不是月护,而是阿凡提伐剌曼、丹提伐刺曼或兰提伐刺曼等。在印度历史上,名叫阿凡提伐剌曼的国王有两位,分别属于6世纪和9世纪。名叫丹提伐剌曼的国王属于8世纪。这样,又有一些学者据此来确定剧作者的生活年代。总之,有关他的生活年代至今尚无定论。我们现在按照比较通行的说法,将毗舍怯达多的生活年代暂定在78世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