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外卷: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全球征途
》
售價:NT$
653.0
《
家庭心理健康指南:解决孩子成长中的棘手问题
》
售價:NT$
305.0
《
创作经典
》
售價:NT$
653.0
《
西方殖民帝国的崛起(1492 - 1914)
》
售價:NT$
449.0
《
ChatGPT数据分析实践
》
售價:NT$
505.0
《
人格分裂手记
》
售價:NT$
254.0
《
并购与重组 : 理念、策略、流程、实战一本通
》
售價:NT$
347.0
《
敦煌画稿:中国古代的绘画与粉本(培文·艺术史)
》
售價:NT$
653.0
|
編輯推薦: |
处在战争当中部分激烈战事的前线之上,夹在德国国防军和苏联红军的威力之间,波罗的海三国在二战中遭受的苦难超过任何国家。本书是波罗的海地区军事斗争的故事一部对征服和剥削、死亡与流放,以及国家和个人为生存而战的可怕描述。
|
內容簡介: |
20世纪30年代,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夹在苏联和纳粹德国这两大巨人之间。战争期间,这三个国家遭反复占领,当地组织及个人在支持占领军和组织游击队反抗外国占领之间做出选择。三国于德国入侵期间饱受摧残,之后又在苏军反攻时沦为残酷战斗的交战地。许多人卷入这一地区的惨烈战斗,数以十万计的士兵将在战争后一年战斗和丧生。
战争结束时,死亡和流放已经让波罗的海三国失去超过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而冷战还要让铁幕在这一地区笼罩四十年。运用大量一手记录和详细档案调研,普里特巴塔织就了一份被战争支配命运的三个弱小国家在东线惨烈战斗的*威记述。
|
關於作者: |
普里特巴塔:作为一名医生加入英国陆军前,普里特巴塔一直在牛津和伦敦攻读医学。退役后,他先是在布里斯托尔附近行医,现在则在阿宾顿。他广泛参与到医政事务中,包括地方和国家层面,并在英国医学会的医生委员会就职。他不时出现在地方、电台和广播中,谈论各种医疗问题。他定期为医学刊物撰写文章。
|
目錄:
|
东线文库总序
译者序
前言
作者按
登场人物
导言
第一章 莫洛托夫与里宾特洛甫
第一章 罗森贝格、东方总计划与巴巴罗萨的准备
第三章 国防军势如洪流
第四章 波罗的海大
第五章 不情愿的同盟
第六章 纳尔瓦
第七章 打破僵局1944年夏
第八章 从双头到恺撒
第九章 北方集团军群的孤立
第十章 库尔兰,1944年10月12月
第十一章 终盘
第十二章 余波
附录一 地名
附录二 军衔
附录三 缩写词
附录四 外语专有名词
参考资料
|
內容試閱:
|
一个人的死亡是个悲剧,一百万人的死亡是个统计数字。这样一种说法肯定可以套用于波罗的海诸国。毋庸置疑,许多国家都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承受毁灭与苦痛,但相关数字的尺度常常会削弱其影响力。德国在苏联的暴行广为人知并留有大量记录,但就丧失人口的比例来说,夹在苏德两大强国之间的那些国家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所遭受的损失要远超任何一国。发生在波兰的死亡还较为人所知,波罗的海诸国的苦难则很少有人提及,可它们损失了约20%的人口,这一比率高过波兰以外的任何国家。
引发这些可怕损失的是上述三国的独特状况,它们接连经受了三次外国占领苏联1939年第一次占领,德国1941年的占领,然后是19441945年的苏联第二次占领。但相较于波兰的情况,许多波罗的海国家(尤其是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的公民是死于他们的波罗的海同胞之手,这是因为占领国家无情地利用这三国国内的分歧。而且和波兰不同,波罗的海三国都因为它们独特的形势不得不向德国提供帮助,虽然这些帮助既有限又很不情愿,但依然使得它们无法在战后安排中向战胜的同盟国吁请援助。
这本书并不打算评判波罗的海诸国的领导人及人民所做的决定,他们怀着自己的夙愿,努力缓解自身的处境;该书的目的是叙述那些破坏与流血,它们给欧洲的这一角带来如此毁灭性的影响,其后果至今仍未消散。
|
|